阿爸,你在哪里(下)
24. 照顾病中的二姐
我二姐在二十多岁的时候生了很严重的血管疾病,在看病治疗的过程中,爸爸一直忙前忙后为她处理很多事情,但是无论他做了多少事,还是没有办法起到一点作用。后来,二姐还是全身瘫痪了,长期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也不能开口说话,这样的状态差不多持续两三年。在二姐长期卧病在床的阶段爸爸一直陪在她身边,花了很多精力来照顾自己的女儿。
爸爸照顾二姐的过程是难以想象的辛苦,真的是非常尽力去照顾自己的女儿。他每天都会坐在二姐的旁边,让她能够尽量有一个舒服的状态。从早到晚为女儿吃东西而忙碌,早上他端着一个小碗,用小汤匙喂二姐汤汁或者稀粥,因为二姐没办法咀嚼,爸爸只能一点一点把汤灌到她的嘴里再等汁水慢慢流进肚子里,爸爸会时不时擦擦她的嘴和手,摸摸她的耳朵,隔一会儿就换一些热汤,直到下午傍晚的时候,他碗里的汤汁还没有喂完。
对瘫痪的二姐,爸爸真的照顾的特别细致入微,总是陪在她的旁边,一会儿扶她坐起来,一会儿帮她拍拍胳膊和拍拍腿,帮她翻身,擦屁股……爸爸因为要忙着来来回回照顾女儿,有时候一整天都吃不上饭,晚上躺下来准备睡觉的时候,会听到爸爸说自己今天还没有吃东西。照顾病人是不分昼夜的,不是到晚上就可以安安静静的休息了,爸爸晚上会起来很多次照顾二姐,真的是很辛苦。如果没有爸爸的话,二姐是不可能被照顾这么好的。有时候爸爸会很伤心,自己做了很多,还是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女儿的状况依旧不怎么好,他的内心很煎熬,有时候会一个人默默流眼泪。父亲对孩子的心真是想象不了的。
我们对爸爸说,请他多休息,多吃一点东西。但是爸爸一直在说,只要二女儿能够稍微舒服一点就可以了,自己不吃东西,不休息都没有问题,自己给她做什么都是可以的。爸爸用各种方法承担照顾女儿的责任,他给自己加油也给女儿加油。但是爸爸再努力,再辛苦,久病的二姐终于熬不住离开了人世。
爸爸这样的做法,真的就像是菩萨才能做到的。如同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的发愿,只有菩萨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做到。除了父母,一般是没有人能够做到这样的。
25. 瘫痪中的二姐对孩子的牵挂
任何父母在临终的时候都会想念自己的孩子,孩子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时候父母心中对孩子的惦念真的是无法想象。说几个跟我父母没有关系的事情,先讲关于我瘫痪中的二姐。
二姐瘫痪在床两年多,几乎没有办法与人沟通,她说不了话,只能偶尔做出一个动作。她往生之前的几个小时很痛很难受,是跟平时不太一样的状态,爸爸跟我说二姐病情严重了,让我过去看看她。我赶紧坐到二姐的身边陪伴着她,过了一会儿,只见她很努力地抬起手,好像要很认真地表达什么,要交待我什么事情。
二姐有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她尤为疼爱,三个孩子都很小,而且都是由我的爸爸妈妈在抚养,其实是可以很放心的。我想二姐应该是不放心那个她最疼爱的孩子吧,也许她是要表达把小孩交给我,让我像她一样关心和照顾这个孩子。
想到这里,我特别努力地大声问二姐:“是不是不放心这个孩子,是不是要交待我这件事?”她自己没办法表达,但是我们说话她是听得懂的。在知道她是这个意思后,我继续跟她说:“你放心,你安安静静地好不好,不要去想那么多,我保证你在也好,不在也好,我都会非常关心这个孩子,会养好他的,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然后她点点头,开始慢慢平静下来,眼角流下了泪水。我特别认真地对她说:“你不要想太多了,我绝对会帮你做好的啊,你放心吧。” 这个时候,我才感觉到二姐放松了下来。
26. 癫痫中大姐夫记挂着孩子
还有一个关于临终时父亲对子女牵挂的事,是关于我的大姐夫。
大姐比哥哥仁波切小三岁。她的老公是因为患了包虫病过世的,现在有手术等很多方法来医治,但在那个时候,一旦得了包虫病基本就没有太好的方法治疗。姐夫得病后虽然马上去了医院,但是一段时间过去,依旧没有康复。有一天傍晚,姐夫回到家以后突然开始癫痫发作,并且维持了很长时间,虽然中间有短暂的缓和,但之后越来越严重,再也没有醒过来。
在他刚开始发病的时候,有人跑来告诉我,姐夫现在癫痫很严重,最好赶快过去一趟,于是我一刻也不敢耽搁,马上出发赶去他们家。见到大姐夫正癫痫发作,便立刻为他念经,一段时间过后大姐夫逐渐有了些许恢复,也慢慢平静了一点。
大姐和姐夫他们有三个小孩,其中最小的孩子视力不好,姐夫很关心这个眼睛不好的小孩,他担心孩子未来可能会因为视力的问题而在生活上面临比较大的困难,担心他长大了以后在社会上会吃苦。姐夫在那个稍微平静些的弥留之际,特别认真地对我说,希望能够把这个孩子托付给我,让我不要忘了这个孩子,因为这个孩子视力太差了,他很不放心,万一以后孩子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要我好好保护他,照顾他。姐夫那个时候其实还在癫痫发作中,什么话都说不清楚,需要猜才能大概了解他的意思,但是他在跟我交待孩子事情的时候,话说得非常清楚,他应该是在用尽全身的力气来说这些话。
在二姐和大姐夫的往事中,可以深切感受到父母在临终的时候,不管是在昏迷的状态,还是癫痫的状态,他们都完全没有顾得上想自己,而只是关心自己还留在这个世上的孩子们,哪个是能力比较差的,哪个是需要关心的,哪个是需要教育的,父母的心始终都在挂念自己的孩子。无论二姐,还是大姐夫,在他们最后的遗言中,都要把最不放心的孩子托付给我,再三嘱托要照顾好孩子。
27. 三姐的“第二次生命”
我的三姐在年幼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娇嫩脆弱的小生命随时都可能被病魔吞噬。但也正因为此,她触碰到了生命里的光,也感受到了源于爱的温暖照拂。
那时,三姐还是在要被抱在怀里的小娃娃,爸爸日日夜夜抱着疼爱的女儿,不忍心放下她,用自己温暖有力的臂弯给予女儿最舒适的小世界。长时间维持抱孩子的姿势,爸爸的疲劳程度可想而知。其实每一天每一秒,对爸爸妈妈来说都很煎熬,他们非常伤心,担心这个孩子会活不久,要尽己所能把爱倾注给小女儿。
我们小时候物资很匮乏,不像现在一样有非常丰富的婴幼儿用品。爸爸天天抱着女儿把她包裹在自己的藏袍里,身上经常会被小孩突然的大小便弄湿弄脏一大片,时间久了他身上厚厚的衣服都已经烂掉了。父母对孩子就是可以这样持久不变地付出,而这样大的恩德在他们自己的眼中却只是平常小事。
那时医疗条件很差,无法查出三姐到底得了什么病,更找不到治疗的方法,但爸爸妈妈从来没产生过一丝要放弃的念头,他们想尽办法给三姐看病,不过仍然不见任何起色。就在他们束手无策的时候,得知青海白玛县唐嘎寺的老堪布,很殊胜的塞吾上师(མཁན་པོ་གསེར་འོད།)就在距家不远的山上的一个小帐篷里。于是爸爸妈妈决定去请求上师加持小女儿,救救她的命。当他们来到上师的帐篷时,只见帐篷里的一个角落被布围了起来,里面供了很多酥油灯,上师就坐在酥油灯前认真回向,原来堪布正在秘密闭关当中。由于无常的变化,那个时候在很多方面都有不便之处,上师的修行也很低调。
见到堪布正在念经发愿,爸爸和妈妈抱着三姐恭敬地在一旁安静等待。过了一会儿,上师回向完成后,转过身来关切地询问:“你们从哪里来,有什么事吗?”于是,他们一五一十跟堪布细细讲述了前来祈求的缘由。听完爸爸妈妈一番因孩子病重而悲痛欲绝又无力无奈的倾诉,堪布当时就流下了慈悲的泪水:“你们两个年轻人,为了孩子努力付出了这么多,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我祈祷上师三宝保护这个小孩子,她的生命暂时不会有问题的。”说罢,堪布拿出一本经书,放在了我三姐的头上为她加持。感恩上师三宝,从堪布那里回到家一两天,三姐就完全没有生病的模样了,她成为了一个健康的小孩子。
直到我们都长大了,爸爸和妈妈也上了年岁,他们还会一直感念着堪布的恩德,经常说起三姐的生命是塞吾堪布给的,如果没有堪布,三姐小时候就活不下去了,所以我的父母对堪布非常有信心。
三姐小时候的重病能够得以康复,感恩于塞吾堪布的殊胜加持,同样也离不开父亲母亲的慈心救子。
28. 我的爷爷是一位瑜伽士
虽然是在回忆父母,但在此我也想把一些关于爷爷的事说给大家听。一方面是因为大家曾说过希望可以多了解一些哥哥仁波切的经历,而他年少的时光总是陪伴在爷爷身旁,那些关于爷爷和哥哥仁波切的很多久远的往事,我都是听哥哥仁波切亲口讲述的。另一方面,讲述爷爷的故事,也足见他对我爸爸的一生影响至深。
在爸爸很小的时候,他的内心中就深深埋下了佛教信仰的种子。佛法的教育伴随着爸爸的成长,也成为了他一生做人做事的标尺。
动荡的那些年,正值他风华正茂的年轻岁月,那时候的爸爸非常聪明,无论什么事都能很快想到解决办法,口才也很好。艰难的日子里,如果爸爸以自己的能力结交各色人物去做事的话,生活可以轻松很多。但是,他还是选择了无愧于心地面对生活,即便遇到无端的痛苦和打压,笃信佛法的爸爸对信仰也没有任何退转,更没有丝毫违背自己的誓言。
如今想来,爸爸能够对佛法信仰这样坚定,离不开他生命里非常重要的两个人的影响。其中一位是我的爷爷,他是一名非常殊胜的瑜伽士,大家都称他为喇嘛多杰。爸爸自年幼开始就受到很多佛法的教育,与爷爷的悉心栽培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另外,与爸爸共同生活几十年的妈妈也对他影响至深。我的妈妈从小就是虔诚的佛弟子,她的一生都非常重视佛法修行,稳固的信仰深植于妈妈的内心,她是为了信仰连生命都可以舍弃的人。因为爷爷和妈妈的影响,爸爸一生对自己的信仰都坚如磐石,即便在混乱的动荡中,也没有泯于众人而去做丝毫不敬上师三宝的事情。
今天我想讲一讲关于爷爷的事迹。
我的爷爷年轻时原本是色达昔青大则寺的一位喇嘛,他曾经在寺院里做了各种善事,全心全意付出了很多。后来由于一些因缘,他转到然充寺继续行持善法。数载倏忽而过,爷爷又到了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下半生。
在此后的岁月中,爷爷非常虔诚精进地修行,成为了一位远近闻名的殊胜修行人,在青海很多人都对他非常有信心,他也成为了很多人诚心依止的上师。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动荡的年代中爷爷遭受了各种各样的攻击,而面对屈打谩骂他的人,爷爷会将其作为实修自他交换、苦乐转为道用,以及外分辨轮涅等深奥高级修法的对境,以佛法来慈悲利益这些伤害他的人。
世事繁杂,在之后的很多年里,爷爷一直闭门不与外人相处来往,对外称自己有脚疾无法走路,身体虚弱只能卧病在家。在余生的岁月中,爷爷在外人看来是一个病人的模样,但实际上他是以这样的方式避不见人,默默潜心修法。
关于爷爷圆寂前后的事迹,我没有什么印象,因为那个时候我太小了,而哥哥仁波切已经是个少年了。他很喜欢爷爷奶奶,只要有时间就会抽空去陪伴他们,主动帮忙干家里的各种活。也正因为如此,哥哥仁波切对爷爷圆寂前后的情况比较清楚,也会时常与我提起一些动人的往事。
哥哥仁波切和我是爷爷非常重视的孙子,他还特别为我们起了小时候的名字,哥哥仁波切是“索南达吉”,我叫做“才让达杰”。那时爷爷经常对大家强调:“索南达吉不是普通人,以后肯定会是一位伟大的人。如果需要孩子帮忙做事的时候,千万不要让这个孩子做有罪业的事情,否则未来他弘扬佛法的时候会受到影响,你们大家都要重视这个问题,切记要好好关心和保护他。”虽然是一家人,是爷爷和孙子的关系,但爷爷对哥哥仁波切绝非一般爷孙之间的爱护,他对哥哥仁波切非常虔诚和恭敬,特别信任和尊重。
爷爷一生都无时无刻不记挂着帮助众生远离痛苦并获得安乐。即便是他在人世间最后的阶段里,身体已经示现了生病的状态,爷爷仍然做了这样的开示:“这几年我做了很多火施仪轨,回向给天下所有的众生,尤其是动荡的这些年里由于缺少善根而饿死的人和死后无法被超度的人,我会特别为他们回向。不过,还有一个值得高兴的好消息要告诉你们,很快一切就都会好起来了,以后社会环境开放的同时,佛陀的教法会越来越兴盛,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善知识们也会越来越多。还有,我离开这个世界后,会立即投生到铜色吉祥山,对这件事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有两个缘故:一是因为我的上师曾经授记,下一世我肯定会投生到铜色吉祥山。另外,我一辈子都在实修莲花生大士,从不间断祈祷和修行,我非常有信心。”爷爷这样一位殊胜的修行人,无法不让人赞叹他对佛法强大的信心,触怀他对众生无边的慈悲。
精进修法了一辈子的爷爷,每天从不间断供护法。在他离开的前一天,爷爷给哥哥仁波切灌了护法的顶,并嘱咐哥哥仁波切:“这是我供了一辈子的护法,供到今天我就交给你了,之后你一定要好好供。”说罢,将护法杯也交给了哥哥仁波切。就这样爷爷把极为重视的护法传承给了他非常倚重的哥哥仁波切。
爷爷圆寂当天的那个上午,一切好似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爷爷突然有了兴致,把亲友和弟子们都邀请到家中聚一聚,他想要与大家一起吃吃饭聊聊天。那天家里准备了非常丰盛的食物,所有人都其乐融融地围坐在桌旁边,爷爷看着大家笑着说:“我们难得都聚在一起,今天吃顿好的,这也是特别安排的一次荟供,大家都要开开心心的。”谈笑风生的席间,爷爷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摘下了帽子,递给哥哥仁波切:“爷爷的衣服和帽子送给你,要好好保留啊,也许以后可以穿。”接着,他又把自己的一束头发和平时经常穿的衣服,给在场的每个人都分了些:“以后爷爷不在了,如果你们不舒服、心情不好或遇到各种问题的话,可以把这些放在火里烧一点熏一熏,也许能够对你们有帮助。”爷爷本来就是非常好的人,大家都很敬爱他,家里人对他的爱自不必说,弟子和友人们对爷爷也都是非常虔诚和恭敬。得到了爷爷的加持物又听到他这样深切地叮嘱,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动不已。
那天聚会的氛围特别暖心,慈爱与愉悦似乎在空气中流动,爷爷高兴地问大家:“爷爷今天吃的多不多,你们开不开心?”看到他的状态这么好,每个人都感到很释然,赶快回答道:“当然开心啊,爷爷能这样吃饭,我们就放心了。”接着,爷爷一如往常和蔼地看着大家说:“今天这样安排,爷爷是不想让你们以后有遗憾,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们想起连跟爷爷吃最后一顿饭的机会都没有,会觉得很伤心。”爷爷的爱字字深沉,轻柔地落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上,触动之余大家纷纷感激:“爷爷您能这样为我们考虑,真的是太让人感动了。”虽然大家心中很感动又很沮丧,但在一个善知识接近圆寂的时候,那时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好好祈求他长久住世。
席间,爷爷又特别嘱咐大家:“如果有一天爷爷走了,你们要去找洛拉嘎达上师(གློ་བླ་ཀ་དག།)把我走了的情况告诉他,请他到家里来。”那天,爷爷安排了很多之后的事情,但他当时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看起来都是很好的,也非常轻松地跟大家聊了一会儿天。在大家吃得差不多,正在闲聊的时候,爷爷轻轻念了句:“我休息一下。”便端正庄严坐好,以毗卢七法的姿势进入了打坐状态,片刻只见爷爷的头顶上出现了一条细细长长不断向上旋转的白气。在场的人看见了这个情景,还以为爷爷在打坐禅定,但实际上这个时候,爷爷已经在禅定当中进入了涅槃。又过了一段时间,当家人再上前仔细看时,才发现爷爷已经圆寂了。刚刚还在谈笑的爷爷,突然就这样离开,在场的每个人心情瞬间便被笼罩在巨大的哀伤之中。
尽管大家内心都非常难过,但还是要打起精神来处理爷爷圆寂之后的事情。村里的官员来家里核查情况,当他亲眼见到爷爷以毗卢七法的状态圆寂后,马上转过头对旁边的家人说:“这是一位很好的上师,我本来就对他蛮有信心的,上师今天圆寂的状态真的很殊胜。你们七天内千万不要动他,他现在是入定的状态。如果上师圆寂之前交待过你们做什么,要尽快好好照办,不过不要太声张。”听了官员这样的话,大家都非常感激,也松了一口气慢慢冷静了下来。
遵照爷爷圆寂前的交待,要尽快把这个消息告诉洛拉嘎达上师。于是家人立即动身出发去找上师,马不停蹄飞奔赶路,到了上师的住地后与上师细细讲述了事情的前后经过。洛拉嘎达上师得知了爷爷圆寂得如此殊胜,马上赶到家中为他做定中唤醒的仪式,一切都非常顺利圆满。
爷爷在荼毗的过程中示现了很多不同寻常的瑞相。那个时候,由于社会环境的关系,一位善知识圆寂后的仪式没有办法做得很标准,很多条件都是不太方便的。尽管简化了仪式,但爷爷的成就真的非同一般,当熊熊烈火燃起的时候,晴朗的天空中持续显现了不可思议的彩虹和各种瑞相奇观,骨灰里也出现了大量五种颜色的舍利。甚至爷爷的眼睛、舌头和心脏都融合成为一颗完整的无法燃烧的殊胜佛像。事实上,法体的这三个部位在荼毗之后能够有如此的示现,是修行人圆寂之后最稀有最祥瑞的成就之相。
看到这样的情景,现场的人都觉得实在是太殊胜了。但思前想后,奶奶和爸爸他们觉得还是不能把这些舍利带回家,不然万一遇到各种违缘,反而不一定能保护得很好。因为有这样的担心,最后只能默默地把这些舍利送到河里,爷爷殊胜的加持顺流而下,也许他会以另一种方式去利益无量的众生。
爷爷圆寂后,在他的家中也有非常祥瑞的示现。哥哥仁波切和奶奶在一起收拾整理爷爷的床褥和衣服的时候,空气中突然飘来一阵沉香似的味道,两个人仔细查看后,发现竟是那些旧物已然完全变得干干净净,并且散发出非常舒服好闻的香气。
这就是爷爷圆寂前后的事,哥哥仁波切把那些殊胜的往事讲给我听,每每都会让我心生感动。爷爷这样一位伟大的成就者,数十载默默潜心修行,踏踏实实践行着大圆满的见解,即便在至暗的时刻仍然以无边的慈悲为众生带来福祉。心如虚空般广大,又如丝发般细腻,他用各种方法利益众生,以佛法的光辉为众生带来温暖与希望。
爸爸的一生之所以对佛法有着非常稳固而虔诚的信心,愿意主动去承担和付出,毋庸置疑与爷爷对他自小的佛法教育和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29. 父亲快要往生的阶段
爸爸快要往生的时候,留下遗言交待我们几个孩子,他说:“我走了之后,你们都要好好努力,要加油。兄弟姐妹要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关爱自己的亲人,你们永远不要分开,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彼此鼓励,共同面对和承担。在遇到特别大的事情或者有困难不知该如何处理的时候,要多听听秀里郎嘉(我)的意见。”在爸爸离开这个世界两、三个小时之前,他还是很舍不得我们,特别交待我们这些事情。
爸爸没有生什么特别严重的疾病,只是感到肠部不是很舒服,但也查不出具体有什么问题。他不愿意去成都,只在我们县城的医院里输液治疗了一段时间。在往生前几个月,爸爸主动要求出院,他觉得作为父母应该好好在家里离开,而不是在外面的医院,因为能够照顾在家生病的爸爸,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福报。虽然爸爸也不会那么快往生,但他还是提出了这样的意见。
我们劝他还是在医院里继续治疗,但爸爸说:“你们不要再花钱到医院里面了,爸爸到了这个岁数,身体有各种状况,医院解决不了我的问题。我知道你们关心我,但是你们这样每天都花钱,对我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我们就不花钱到医院里了,等爸爸走了之后,你们用这些钱来作善断恶,为众生做好事,这样花钱也变得有意义了,现在我就想安安静静地回家。”
我很想努力坚持不让他离开医院,如果能劝得动爸爸的话,想让他转到大医院去,如果实在不行,至少也不离开这个小医院。但哥哥仁波切说:“既然这是阿爸自己的想法,他喜欢这样子的话,我们必须要听阿爸的意见,你就不要特别为了用药和治疗坚持了,按照爸爸希望的方式来处理吧。”哥哥仁波切跟我说完之后,我就没有再坚持,随后大家就回到家里了。
在爸爸往生前的几个月,他希望孩子们都不要离开自己的身边,不让我们去很远的地方。如果有需要离家一段时间的事情,爸爸就不让我们去做。爸爸说:“我们一家人难得在一起,大家多待一段时间。”我的哥哥仁波切一直都是不离开寺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闭关修行,但因为爸爸提出要求让哥哥仁波切不要离开他,哥哥仁波切就很努力地做到了,回到家中陪了爸爸两个多月。每天早上八、九点,他从修行的地方出来,步行二十多分钟到家里陪爸爸,一陪就是一整天,晚上七、八点再回到修行的地方去,几乎每天都是如此。在这两个月中,哥哥仁波切花了更多的时间陪伴爸爸。
那段时间,刚好我们附近的白玉达唐寺有位很好的嘎旺尼玛上师会给大家传一个很殊胜的法,需要差不多两个月左右,我很想去参加。有一天,我问爸爸自己能不能去,只要一两个月而已,距离也不是很远,我很想受这个法。爸爸对我讲:“未来你还是有很多机会受这个法的,爸爸到了这个年纪,你就不要离开了,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就好了。”爸爸既然这样说了,我就没有去受这个法。那个阶段,我的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陪伴爸爸。
在爸爸往生前差不多两个星期,他对哥哥仁波切说:“你给我灌个顶吧。”因为哥哥仁波切一直以来都非常认真和虔诚地修行,家里人对这一点都很了解,虽然是爸爸的孩子,但是爸爸对哥哥仁波切还是蛮有信心的,所以他才会跟哥哥仁波切求灌顶。“陪着我这么长时间,你给我灌个顶吧。”爸爸这么说。哥哥仁波切答道:“我们是两父子,爸爸和孩子的感情很深厚,很关心彼此,但是并没有师父和徒弟之间的信心。按照密法的要求,我给你灌了一个顶,但如果你对我没有足够的信心,这个灌顶对你不一定能起到作用,所以暂时没有关系,我们再说吧。”这件事情就往后拖了下来。
大善知识索南达吉仁波切(哥哥仁波切)
爸爸在往生前着急灌顶,但是哥哥仁波切并没有很快答应下来,看起来也没有特别重视这件事。我们也许觉得灌顶很简单,但灌顶的誓言和信心真的很关键,是需要条件的,非常不容易,不能很随意就灌顶。从爸爸和孩子的角度来讲,孩子也希望爸爸能够得到一个灌顶,这样爸爸的未来也会更有希望,但是哥哥仁波切那个时候还是会跟爸爸讲清楚灌顶的背景和含义。
爸爸的病情越来越加重,听声音就知道他的身体越来越弱了。在爸爸往生的那天, 他并没有表现出与往常特别不一样,我们也没有觉得爸爸会离开,但是这天早上哥哥仁波切对他说:“阿爸,你往生的时间到了,我现在可以为你灌个顶,你祈祷我吧,我为你灌顶度苦大悲观音。这个时候以你对我的信心,我给你灌顶还是能对你起到作用的,所以要认真努力祈祷我。”哥哥仁波切坐在爸爸的旁边,做了简单的开示之后,很快速地为爸爸灌顶,灌顶之后差不多三、四个小时,爸爸就往生了。
------------------------------------------------------------------------------------------------------------------------
天下所有的众生都这样子的,作为父母对子女的心都是如此。全世界有那么多的国家,那么多的民族,那么多的家庭,有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每位父母的经历都不一样,每位父母做的事也都不一样,但是天下所有父母都是一心一意为孩子好,这是百分之百的。
也许因为孩子的理解问题,表面上父母与孩子之间可能会有各种矛盾,而除了一些极为特殊的情况,绝大多数的父母从内心来讲,对孩子都是百分之百的关心和疼爱。孩子能不能想通,能不能理解是另外一回事,但实际上,能理解也好,不能理解也好,父母内心的状态就是这样。
所以,在这里以我亲身经历的爸爸妈妈日常所做的一些事情,来表达对父母的恩德。也许从一个人父母的角度,不能尽述所有天下所有父母的恩德,但可以从这些真实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中,了解到天下父母为孩子的心都是相同的。
当前文本下载
- 文本下载
- 名称
- 格式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