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妈,你在哪里(下)
15. 付出那么多,却要得那么少
以前生活比较困难的时候,父母为了养育孩子,要做很多体力劳动,身体会非常疲累。如今的经济条件好了,特别是在城市里,也许父母在体力上的付出相对少了些,但为了培养孩子,他们却要花更多精力去操心很多方面的事情,主要的压力在心理层面。无论在任何年代,以何种方式,父母为了养育孩子都是呕尽心血的。
我的爸爸和妈妈,以前通过做很繁重的体力劳动来含辛茹苦地养活孩子们。长年累月积劳成疾,他们的手指和脚趾全部都弯曲变形了,关节里面都是积水,膝盖旁也会水肿鼓包。如果现在生了这样的病,可以通过手术等方法治疗,但在那个没有医疗条件的年代,就算再疼,爸爸和妈妈也只能默默忍受病痛。每当看到他们的手和脚已经病成这个样子,我们都会深感非常亏欠父母。
事实上,只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而已,但如果能洞悉天下所有的众生都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也了知他们在身为父母时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那么我们一定会发自内心感恩所有众生那无比深厚的恩德。
父母为孩子做得再多,他们都觉得不够,总还想着为孩子再多付出一些。而他们对孩子的期待却恰恰相反,子女哪怕只是为了自己做一点点事,父母都会把它放大很多倍,发自内心地高兴。
就像孩子只是挨着妈妈亲密地坐下,说一些让她高兴的话,这日常的小细节,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妈妈会打从心底高兴,她感到非常暖心。妈妈还会天天跟别人念叨孩子为她所做的一点点事:我儿子怎么样,我儿子跟我说了什么…… 好像儿子为她做了多大的事。我们只一个小小的举动,到了她的心里都会变成了一个很大的事情,妈妈会很重视孩子为她所做的一切。
虽然这些都是零散的片段回忆,但如果能安静下来细细品味的话,能够真切感受到父母那颗爱子的心。
16. 真正忆念母亲才能生起菩提心
著写《大圆满前行备忘录》的阿琼仁波切,他依止的上师曾要求:“你好好修菩提心吧,什么时候你的心里生起了菩提心就来找我,我给你传大圆满。”之后阿琼仁波切花了很长时间修菩提心,直到他觉得自己应该是到位了,应该修得挺不错的时候,就去找上师了。
上师问道:“你生起了菩提心吗?”阿琼仁波切说:“我的修行差不多了。”上师又问:“已经离世的妈妈,你有没有特别想念她,关于她的事是不是记得特别清楚?一想到妈妈的事情都会止不住掉眼泪,你有没有想她想成这个样子?”阿琼仁波切说:“我没有想到这个程度,我想过妈妈以前的很多事情,她的很多恩德我都有想过,但是还没有想着想着就会掉眼泪。”上师接着说:“那还是修得不到位,你要回去继续修,要特别严肃地闭关,修到一想到阿妈就身体颤抖、汗毛竖立,特别感动而不知道该怎么样才好,非常想念母亲,你做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再过来。”
阿琼仁波切又返回到他修行的地方,花了三年的时间继续想。直到他觉得做到了与上师的要求一模一样后,才又去见上师告诉他自己已经达到上师要求的状态,上师听后欣然接受。关于修行知母念恩报恩,是有这个典故的。
好的善知识们传讲的都是非常殊胜的窍诀,如果三年时间专修知母念恩报恩的话,一定会修得非常好了。但是关于想妈妈的事情,不一定要花三年那么久才开始掉眼泪和汗毛竖立,想妈妈的恩德是很容易想的,如果愿意的话,不久就会有感受了。
17. 妈妈的一生
妈妈的一生,我所知道和能记得起的部分,细细想来真的是很无常也很委屈。她一辈子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付出在我们几个孩子身上。
妈妈出生在一位善知识的家庭里,在她特别小的时候,经济等各方面条件还不错,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小孩的性格也很好很开放,有一个相对幸福的童年。但是那个状态没有维持多久,在她大概十八岁左右的时候,整个大环境发生了变化,她也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几年后,她组建了家庭并很快开始了为孩子们奉献的一生,时光飞逝,妈妈在日复一日的辛劳中渐渐年华老去。
回想妈妈的人生,好像也真的是没有什么特别快乐的阶段,她最快乐的阶段也许只是小孩子的时候,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的时光。稍微长大后没多久,很快就开始了她非常不容易的余生,特别是在有了我们这些孩子以后,妈妈付出了几乎全部的精力和辛劳。想到妈妈整个人生的过程真的是挺沮丧,挺委屈的。
我们一家人过着普通牧民的生活,小时候妈妈会用各种方式来养育孩子们。妈妈肩上承担了很多责任,如果她放任不管,我们可能就不会好好长大,可是她都扛起来的话,那么多的事情,确实特别不容易。为了孩子们,妈妈坚韧地面对着生活的压力和困难,也因此做了很多的罪业,然而因果不虚,这些果全部都要由妈妈自己承担,即便很痛苦但也还是要接受。
如此短暂的人身,妈妈经历了一下,往生后就又会在恐惧和无助中,转到陌生的地方去了。几十年的人生岁月中,妈妈曾忙忙碌碌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是在离世这么多年之后,甚至连她的名字都罕有人提及了,来过这个世界的痕迹似乎已经消失了。想到这里,真的是特别委屈,非常令人唏嘘,众生真的是很辛苦很不容易。
18. 爱子甚于自己的生命
以前的上师和善知识们为我们传讲佛法的时候,曾举过这样的例子:如果孩子生了重病快要死去,母亲能选择的话,她一定宁愿代替孩子去死。确实是这样子的。虽然现在妈妈和自己没有处于这样的状态,但如果真的要她面对的时候,就像我的妈妈,她百分之百会这样做的。因为从妈妈关心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去想的话,她会有这样的决定。
妈妈不只对子女像对自己的生命一样疼爱,她对孩子的孩子,也是一样关心。
在这里我想讲一个自己曾经亲身经历的,常常萦绕于心的难忘往事。1990年,法王如意宝应邀请从四川省到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的多尕麻寺,为众人传四心滴的灌顶。那个时候我差不多十四岁,还没有去佛学院学习,全家都还在青海生活。我们一家人,包括哥哥仁波切,爸爸、妈妈,还有我,一起骑马到多尕麻寺。除了几个大人,妈妈还带着她一直养在身边的只有几岁的小外孙。
我们一行人骑马前往,在快到多尕麻寺时,遇到一条每年都会冲走人的特别大的河。那个时候没有公路,没有桥,而我们必须要跨过这条河才能抵达寺庙,无奈之下我们一家人只能带着小孩特别小心地骑马过河。
因为妈妈怀里抱着小孩,所以她骑着家里最好最安全的一匹马。但在我们过河的时候,妈妈骑的马不知道是踩到了石头还是什么原因,它一下子就跌倒了,妈妈和她抱着的小孩也随即落入水中,转瞬间就被水冲走了一段距离。我们几个人被眼前突然发生的一幕惊到了,一时间来不及反应竟只能急得口里喊“啊!” 哥哥仁波切真的是挺不一样的,那时他已经过河了,但看见妈妈和孩子被冲走就立刻跳进河里。他不会游泳,但还是用力往妈妈和孩子的方向游,直到最后抓住了妈妈身上的衣服,拉着她们游回岸上。这也许是哥哥仁波切的加持和神变吧,他保护着妈妈和小孩,否则对于那样的一条河,要把人救回来几乎不可想象的事情。
妈妈终于被救回到岸边,因为被河流冲的时间不短,她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呛了很多水,但令人惊讶的是,妈妈身上的小外孙却一滴水都没呛到。慢慢苏醒过来的妈妈一睁开眼睛便焦急地问:“孩子怎么样,有没有呛水?”我们告诉她:“孩子很好,一滴水都没有呛。”妈妈真的是把孩子保护得好好的,非常结实周全,不然马跌倒在河里的瞬间冲击力也是很大的,再加上落水之后河流又那么湍急,如果妈妈没有注意保护好这个孩子,他肯定就被冲走了。
经过了这么一场大惊吓,我们也都走不动了,决定当晚留在岸边过夜,第二天再继续赶路。夜幕降临,一家人放松下来在岸边休息的时候,都禁不住频频赞扬妈妈:“阿妈你太厉害了,小孩连一滴水都没呛。”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但回想起这件稀奇的事,还是会特别感触,落水那么久,孩子居然好好的,不仅没哭,反而还在笑。这件事我们全家人包括那个已经长大了的小孩都知道。妈妈的恩德就是这样,如果不是妈妈或者换成另外一个人的话,小孩早就被水冲走了。妈妈实在是很厉害,恩德真的太大了。
我们在网上也肯定见到过类似的新闻报道,妈妈和孩子掉在水里,为了让孩子活下去,妈妈会用尽全身力气把孩子托举在水面上,孩子最后得救的事迹。其实很多妈妈都是这样的,我们也会看到着火的时候,妈妈把小孩托出外面递给别人,完全不顾及自己已经身处危险境地。突遇水火的紧急状况,妈妈们会迸发出巨大的力量,无论如何都一定要先拼尽全力把孩子安顿在安全的地方。
我看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真的会想到母爱都是如此。因为我亲身经历过,亲眼见到过,我的妈妈百分之百就是这样。
19. 妈妈给孩子们养成好习惯
妈妈出生在善知识的家庭里,十八岁之前,她在家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彼时佐钦寺寺主是佛子先盘塔耶的转世化身谷夏格蒙仁波切,也是妈妈的亲哥哥,妈妈称他为“阿沃祖古”。与妈妈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是非常好的修行人,佐钦寺的高僧大德多登仁波切。那个时候,佐钦寺的高僧大德都是外婆和妈妈依止过的上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们跟随上师们一起学习和修行,尤其是白玛泰秋罗登仁波切、堪钦才旺仁增、第六世佐钦法王向秋多吉、拥丹贡布仁波切等上师。妈妈小时候一直依止上师们学习和修行,能以这么好的高僧大德为导师,有这么好的同学一起学习,妈妈人生中那短短的几年真的是太珍贵了,是她一生中非常幸福的阶段。
妈妈曾经给我讲过很多她小时候的事情。那个时候堪钦才旺仁增在佐钦寺闭关修行,我外婆每天都会提前为堪布准备好中午要用的酥油茶等食物。妈妈那时是个小孩子,外婆要求她每天早早把做好的食物送到堪布修行的地方,所以妈妈每天都会花很长时间走到山上去为堪布送午饭,她非常有学习和修行的意趣。堪钦才旺仁增是外婆非常有信心的上师之一,外婆曾在临终前说,希望往生后身体送到天葬寺的时候,可以请堪钦才旺仁增来作为念断法的上师,所以堪布特别从山上闭关的地方下来,亲自为外婆念断法做超度。
那些年是妈妈人生中很幸福的一个阶段,外婆是非常虔诚的学佛人,她让女儿每天安排时间认字和学习。夏天的时候,堪钦阿旺诺吾等佐钦寺的大堪布们每年都会为大家开盛大的极乐法会。那个季节刚好佐钦寺白玛唐的山坡上漫山遍野盛开着各种各样漂亮的鲜花,外婆就让妈妈多采一些回来好在极乐法会上供养,于是妈妈就负责在山上跑上跑下摘鲜花,为极乐法会上师们传讲佛法的时候供花。
舅舅仁波切的经堂和妈妈他们居所的佛堂,外婆都要求妈妈来负责供养,于是还是小孩子的妈妈就每天早上供水供灯。妈妈童年时就受到外婆非常好的教育,自小每一天都坚持供养和布施,长大成人后的妈妈也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只要条件允许,妈妈每天都会上供下施,她一辈子都是这样做的。妈妈这样经年累月的善举自然而然地熏习着我们,我们这些小孩也自小耳濡目染养成了上供下施的习惯。
离开家几十年后,在2002年左右,妈妈终于又踏上了故土,回到了佐钦寺。妈妈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小时候的同学多登仁波切,也见到了佐钦怙主白玛格桑法王和很多高僧大德善知识们,见到了舅舅仁波切的弟子,也见到了从小相识的亲人和朋友们。妈妈能够在几十年后再回到佐钦寺与大家重逢,所有人都发自内心地非常高兴和欢喜,能够一起说说话,聊聊小时候的往事,感怀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20. 妈妈的信心
妈妈从小就非常善良,笃信佛法。记得我小时候,她常会想办法让全家坐在一起,然后请爸爸为大家唱米拉日巴大师的道歌,或者念诵格萨尔王的书,培养孩子们生起对佛法的信心,适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妈妈不仅重视家人对佛法的信心,她还会尽自己所能以佛法的观点去影响周围更多的人。记得我长大一些的时候,妈妈经常邀请亲友们晚饭后来我家里围聚在一起,因为那个时候我刚刚开始识字读书,声音也很好听,她就让我为大家唱颂道歌或者念诵书籍。温暖而光明的点点烛光,伴随着少年的朗朗诵经声,佛法的加持令在场的很多人都不由得心生感动。妈妈的安排如此用心良苦,她总是为增长大家对佛法的兴趣与信心创造机会。
年轻的时候,妈妈要处理家中的各种事情,又有几个小孩子要照顾,占用了她很多原本可以修法的时间。而在她的下半生,经济等很多生活方面的条件都允许后,妈妈才开始有更多的修行机会,能够专心虔诚修行。
她无数次祈祷阿弥陀佛,念了很多亿遍的阿弥陀佛圣号。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修阿弥陀佛,祈祷阿弥陀佛,一直维持这样的状态。不仅是阿弥陀佛的修法,妈妈修任何法都一定会很到位。她不喜欢拖拖拉拉,一半修好一半好像没有修好,如果决定了,她肯定会做得圆满,她的做法和个性是这样的。
我们青海这边有一位大师,叫做康撒尔堪布门切儿仁波切(མཁན་པོ་མུན་སེལ།),是非常殊胜的大圆满上师。妈妈对这位上师非常有信心,下半生很虔诚地依止,并在上师那里特别专修往生破瓦法。我记得那个时候,每天下午傍晚差不多五、六点的时候,妈妈就会实修,无论再忙再有任何事情,她都不会中断往生破瓦法的修行。
可能是因为这个关系,在妈妈往生前的差不多一两天,躺在医院床上的她直接见到了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妈妈从不说妄语,她是最老实的一个人,何况在临终之时更没有说妄语的必要,妈妈跟我说,她已经看到了西方三圣。她没有睡觉,也不是在做梦,就是躺在那里的时候,一开始好像有一点点昏沉的感觉,眼睛就闭了起来,然后当眼睛稍微睁开的时候,就看见空中出现了三尊佛,都在看着她,对着她微笑。妈妈看到之后告诉我说,“儿子,你尽快准备妈妈往生前后的事情,妈妈可能活不了多长时间了,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都会来接我的。我平时会一直非常虔诚的祈祷和发愿,我的发愿全部成功了,现在三尊佛开始出现在我的眼前。你做好准备,妈妈哪怕再想活也是活不了多久了,再想跟你们在一起,也是没有办法了,所以妈妈往生前后的这些事情,你心里面要好好准备。”这是妈妈往生前一两天左右的状态。
妈妈有一个外孙,现在在佛学院学习,是一位非常好的修行人。他是妈妈亲自一手养大的,出生之后,妈妈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养育他,非常疼爱。妈妈住在医院里面的时候,也是外孙来照顾她。事实上,妈妈往生前两三天的时候,病情并没有那么严重,从身体的角度来说是挺不错的恢复状态。但是在往生前几天,妈妈对外孙说:“以后你就不要来医院看我了,在家里好好休息就好。”接着跟我爸爸说:“来回奔波太辛苦了,你多在家里休息吧,两三天内我要尽量做到清净,不要相处,不要来往,不要对话。”然后她对我说:“你也不用天天陪伴我,自己要好好休息。前前后后的事情,该有什么安排,你尽量在外面安排,不要扰乱我。”这也是妈妈往生前一两天左右的情况,以清净的状态断除留念。那个时候我经常看见妈妈安静地进入禅定中。
在准备往生前差不多半天左右的时候,妈妈跟我说:“你去邀请佐钦寺大恩上师白玛格桑法王,我对佐钦寺和佐钦寺的上师有一心不乱的信心。你作为后面留下来的人,当然可以结缘殊胜的上师们为我念经,如果你有很想做的,那你怎么满足怎么喜欢就尽管去做,我都没有任何的意见。但是我只有一个心愿,就是你一定要请求佐钦寺白玛格桑法王上师,跟上师说妈妈很快就走了。”妈妈说完之后,我立即与大恩上师取得联系并向上师说明了妈妈的情况,万万没想到上师竟然要亲自去医院,大恩上师说妈妈是佐钦寺谷夏格蒙仁波切的妹妹,与其他人不同,一定要过去为她做超度。这个时候妈妈还没有彻底往生,大恩上师亲自到了华西医院,坐在妈妈的旁边为她传往生破瓦法,在送大恩上师回去后,不到一两个小时,妈妈就离开了。
妈妈是很清楚的人,得了病之后,就知道肯定治不好了,而且她本身也不太喜欢西药和做手术等西医疗法,所以妈妈心中会觉得没必要在医院继续治疗。但是因为她非常疼爱我,为了不让我有遗憾,妈妈还是配合在医院医治。关于这件事她曾说:“我不相信我的病能治好,但是你们作为留下来的人,我能够看病和治疗会让你们比较安心,没那么难受,所以从你们的角度考虑,如果想做手术就可以做手术,想治疗就可以治疗,我没有任何意见,但是我个人不觉得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我摆脱病苦,不过你们想做什么都我可以接受。”妈妈这样说的时候,心里就已经知道她没有机会了,很确定很清楚。但是她还是在医院里待了很久,面对了很多治疗过程中的苦。她怕我伤心,怕我担心,所以一直在从为我的角度考虑,全部思量都是为了我,她给我这个尽孝的机会,妈妈这样做,于我来说也是特别有恩德。
------------------------------------------------------------------------------------------------------------------------
这是我讲述的关于妈妈的往事,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些其实没有什么,但这是因为自己没有好好去想。每一个人都有父母,每个父母都有默默扛下的艰辛和担负的责任。他们不一定要名扬全世界,也不一定要完成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有名气有权利的父母固然很厉害,但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父母,无论光鲜抑或平凡,他们真的都全心全意为孩子承担了很多,父母的内心是特别不可思议的。
首先,父母的恩德一定要记清楚,这非常重要。菩提心的基础就是天下所有众生都做过自己的父母,而他们身为我们父母时候的恩德一定要记得清楚,这是菩提心当中最大的一个道理。不但要从闻思教育或佛法课程中了解佛法的思想与观点,更要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仔细回忆从自己小时候的起,妈妈是如何与自己相处的。如果踏踏实实认真去想的话,真的会对父母的恩德有说不出的感受,父亲母亲的恩德是会深深进入到自己心里的。
在此基础上再思考,这一世当中我认识了自己的父母,也懂得了他们对我有很大的恩德。而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不管我以后转到哪里,肯定还是会有父母为了养育我而毕生付出,所以每一个阶段的父母的恩德都非常大,想到这里,内心中会涌动出无法言说的感觉。
我发自内心地想说,天下所有众生都做过自己的父母,这真的是很了不得。既然这样,我当然要很想修行,很想成佛。如果我不成佛,那么不管父母做了什么,都一样无法解脱。我唯一能想到并且能做到的是,祈祷一定要成佛。我们在佛法教育的道路上,遇到了这么好的上师和窍诀,实在太难得了,要认识到这一点。如果具备条件却浪费它,就太不划算了,所以我很想珍惜这个机会成佛,要有这种发心进来。如果有了这样的发心,我会作为今年母亲离开十三周年的纪念,将老妈妈的恩德简单开示一下。
-=本文终=-
当前文本下载
- 文本下载
- 名称
- 格式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