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拉萨朝圣之行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莲花生大士!

顶礼至尊上师法王如意宝!

顶礼怙主白玛格桑法王!

微信图片_20191225213308.png

*这三尊等身像,如今分别供奉在我国西藏拉萨小昭寺(8岁等身像)、大昭寺(12岁等身像),和印度菩提迦耶的正觉塔(25岁等身像)中。

佛陀涅槃前曾为弟子开示:“佛在世时礼拜佛陀真身,佛涅槃后礼拜佛陀舍利或礼拜佛像,无有差别。”这些教言被完整地记录在《大般涅槃经·遗教品第一》中,遵照佛陀的教言,朝圣可以说是佛弟子最重要的修行之一。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弟子们为使世尊的真容流传于后世,获得佛陀开许以8岁、12岁和25岁时的模样造像。当今世界,仅现存三尊释迦牟尼佛等身像(8岁、12岁、25岁),由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塑建,并由佛陀亲自开光、加持。其中12岁等身像因有释迦牟尼佛的乳母等人从旁指导,故塑像的形体相貌与佛祖幼时一般无二,又被尊称为“觉沃仁波切”。“觉沃”意为至尊,“仁波切”意为珍宝,“觉沃仁波切”即师尊大宝之意。

现供奉于我国西藏拉萨小昭寺中的释迦牟尼佛8岁等身镀金像,由尼泊尔尺尊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时带到了西藏。

我国西藏拉萨的大昭寺内,供着世上最神圣的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镀金像。该像为悉达多太子12岁等身像,按照佛陀幼时奶妈的描述塑制而成,据说这尊佛像同佛陀容貌最为相似。 后来传入汉地,又在汉地文成公主入嫁西藏时传至拉萨,先供奉于拉萨小昭寺,后供奉于大昭寺。

此三尊等身像由佛陀亲自指导塑造,亲自加持,与佛真身无二无别,具有不可思议的巨大加持力,凡见之者如同亲睹2500多年前的佛陀本尊尊容,必定解脱。

世上圣物,是令众生积聚福德资粮的福田。众生能藉着对它们观仰、顶礼、供养及绕行等修持而积集成佛的资粮。但它们的住世与否,取决于众生的业力及福德因缘。如果众生没有足够的福德,它们便会不复存在,比如在天灾人祸中被毁、消失。


「缘起」

2019年3月,上师仁波切赴京探望即将手术的重病弟子香秋卓玛,针对香秋卓玛师兄的身体状况,予以开示,并赐予了珍贵的佛法与加持。上师仁波切教导弟子在病苦中保持正知正念,不离菩提心,借由病苦做“自他交换”,将所有承受之苦痛皆观想为代众生而受,将苦乐转为道用。

一场重病,成了对大乘佛子决心与菩提心的考验与演练,也使得同修师兄们更深深感受到了上师仁波切的慈悲。修行不在别处,而在每个当下,不只在健康时,更是经历考验时。正谓:静中十,动中一;动中十,梦中一;梦中十,病中一;病中十,死时一。上师仁波切为香秋卓玛师兄的每一次细致到位的安排,都超出弟子们的想象,能遇到这么慈悲仁爱的上师,费心思虑,细致安排,轮回也许是不幸的,可值遇如此慈悲上师,是不幸中的大幸。

图片91.png

手术当天,上师仁波切带领同修弟子们一起进行了大规模的放生,据统计,放生命高达20,000以上。香秋卓玛师兄的手术进展顺利,术后身体恢复也非常快速。

术后几天,上师仁波切到医院病房看望香秋卓玛,提议带领师兄参拜拉萨大昭寺12岁释迦牟尼等身像,在如同世尊本身的佛像前发愿:不论今生或来世,不离正法与究竟解脱。


「准备发心,朝拜前的叮咛」

在结束白玛格桑法王《上师心滴》的传承后,上师仁波切已然辛苦疲惫,但是上师仁波切还是在第二天一早就飞往拉萨。抵达拉萨,上师仁波切出现了高原反应,稍作休息后,上师仁波切与大家一同用餐,并在期间为大家开示并强调信心的重要性。

弟子们皈依佛教、皈依佛陀、皈依上师,少则一年,多则十几年,可能大家过去没有细致思维过何为真正的信心。弟子们对于朝圣的方式并不完全了解,上师仁波切细心地为弟子们开示:对佛陀、佛法的崇敬,身、语、意三种方式缺一不可,其中意的力量最大,所以要认真发愿,好的发愿是良好的缘起。发愿过程中,清净止语(杜绝妄语、恶语、绮语),关键并非在于念诵,最重要的是真心的发愿,发愿祈求信心增上、出离心、菩提心稳固增上。

上师仁波切的耐心与细心,超乎寻常。等车时,阵风来袭气温降低,上师仁波切会去拽拽香秋卓玛的帽子,怕她受凉,上车时,上师仁波切也会反复叮嘱同行师兄们照料香秋卓玛。

一天的行程下来,大家都很疲乏。但是上师仁波切却不辞辛苦,利用晚间时间为大家开示授课。几天时间,上师仁波切深入开示了信心的重要性,使弟子们逐渐生起了对未来修行解脱之路的笃定信念。


「初到大昭寺,参拜小昭寺」

清晨收拾完毕后,上师仁波切带领大家前往大昭寺外的八廓街绕经,这是抵达拉萨后第一次来到大昭寺,后面我们又曾几次来到大昭寺朝拜与绕经堂。

到了大昭寺,上师仁波切没有多余的言语,在广场上对着大昭寺的方向庄严郑重地行大礼拜,我们似乎看到上师仁波切轻拭眼泪,这一举一动皆证上师仁波切对待佛陀的感恩与信心。

图片88.png

随即上师仁波切带领大家开始绕转经堂,不知为何上师仁波切能够如此步履轻盈,完全不像有高反状态。弟子们跟着上师仁波切,上师仁波切每走一段,便回头望望香秋卓玛,对弟子的担心不言而喻。当香秋卓玛和几位师兄消失在目之所及时,上师仁波切就会安排随行弟子确认师兄们的位置与状况。得知师兄们一行安然无恙,只是行走的慢些时,上师仁波切才放下心来继续前行。

在大昭寺前,上师仁波切为弟子们讲述8岁、12岁释迦摩尼等身像、小昭寺、大昭寺的渊源及故事,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就这样不可思议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在历代典籍中都有述及,即使这尊最神圣的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最终也会沉入地底,自人间世界消失。这并不是说佛陀没有力量保护他自己的身像,也不是诸佛没有悲心的缘故,而是因为众生之共业所致,我们不再有福德得见这尊神圣的佛像了。师兄们为能在此生,有缘由上师仁波切带领,参拜全世界绝无仅有的觉沃佛而感慨万分。

中午时用过午餐后,上师仁波切又为大家进行了随缘开示。在拉萨的几天里,一日两餐(早餐、午餐)或甚至机场候机时,上师仁波切都把握时机,慈悲地为大家开示。在佛国净土上,在我们仅有的这短暂暇满人身的非常有限的时间里,上师仁波切一定会带领我们前行,引领我们进步,感恩慈悲的大恩上师仁波切。

再到大昭寺,得知下午不开放后,上师仁波切带领大家步行去小昭寺。上师仁波切先行抵达,参拜8岁释迦牟尼等身像并绕经堂一圈。随后师兄们陆续到达,小昭寺已经到了即将闭寺时,所有信徒与游客只出不进。

身体不便的师兄此时也到了,大家迷茫不知所措。此时上师仁波切授意随行弟子,去恳求小昭寺门口的喇嘛。门口的喇嘛得知有身患重病的师兄时,便慈悲放行,且在大家驻足跪拜时,未有催促。在小昭寺的8岁等身像前,大家完整的跪拜发愿,绕经堂,经堂内肃静无扰,大家也是异常感动,小昭寺此行完美。

随后大家返回大昭寺继续绕经,路上人群摩肩擦踵、熙熙攘攘,上师仁波切几步一望,叮嘱大家务必照顾好身体不便的师兄。

太阳渐渐落山,黄昏的风起了,气温渐低,上师仁波切不放心香秋卓玛师兄,嘱咐大家为香秋卓玛戴好帽子,返回酒店。


「参拜觉沃佛,贴金供养」

大昭寺的门外,充满了纷至沓来的参拜者与游客。

在这里,无有男女老幼之分别,上则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则三五岁的幼童,围着大昭寺一圈一圈的行大礼拜;有的在大昭寺门外,不断的磕长头、修曼扎……都是发自内心真诚质朴的行动。很多人都没有完备的装备,甚至有的只一有一个纸箱;有的衣服已经脏破,额头都已磕出一大块厚厚的黑茧,可是她们都在尽己所能的对抗舒适享乐的自然欲望,克服疲劳,克服风雨与日晒认……这些认真的修行者,令人感动,令人心生敬意。 

进入大昭寺前还发生了有惊无险的囧事。已经习惯手机支付的汉地人,已经没有随身携带现金的习惯了。当天为觉沃佛贴金,还有一行人的门票,都需要现金支付。大家只好拼凑身上的现金,哪知不多不少,刚好够贴金的供养和购买门票,再多一点也没有了,真的感恩上师三宝的加持。

在我们贴金的金液准备好后,上师仁波切诚心真挚的双手奉上,此后便开始带领大家参拜。 大昭寺内信徒众多,人头攒动,比肩接踵,连殿内的空气都感觉变得很稀薄。

大昭寺是个极其殊胜的寺院,殿内的佛像雕刻等,都有许多显现的事迹流传。每行至一殿,上师仁波切便驻足为大家讲述此殿的殊胜之处与典故,让弟子们充满信心,诚心参拜。

殿内空间有限,没有轮椅行走的空间,香秋卓玛师兄只能靠家人搀扶,一步一步艰难的行走。由于香秋卓玛行动不便,走得比较慢,每次上师仁波切在为师兄们讲解后,还会等后面的香秋卓玛师兄过来后,再为师兄重头耐心地讲解一遍。我们在这嘈杂环境中也能够感受到上师仁波切的慈悲心在慢慢流淌。殿内信众众多,大家步履维艰,半边身体不便的香秋卓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行走了2个多小时。

大昭寺朝拜结束,大家用过午饭后返回酒店稍作休息。上午的疲乏还未消散,上师仁波切又在准备给大家的开示与课程了。 

图片92.png

「殊胜之处,动心发愿」

早餐时,上师仁波切为安排好大家上午的行程。由于仁波切要为寺庙选定佛衣材料,无法同去。上师仁波切百般叮嘱,好像大家是要去百险丛生的野外的小学生,是容易被大灰狼哄骗了去的小红帽们似的。

上师仁波切详细地为大家制定好了计划,大家分成2路,香秋卓玛师兄及家人再次前往大昭寺参拜,为觉沃佛面部贴金供养。(因身体不便,香秋卓玛师兄一家未一同前往布达拉宫。虽然随行师兄也曾在上师仁波切授意下,专门与布达拉宫旅客中心沟通,但轮椅实在无法在布达拉宫中行进,遂只能放弃。)

另外一行师兄前往布达拉宫参拜,上师仁波切叮嘱了参拜中最重要的几处地点,更贴心地嘱咐大家找好向导为大家讲解等等。怎料,大家还未检票“入宫”,上师仁波切的电话便打来了,还是惦记大家又给了很多的叮咛。直至离开,上师仁波切一次次的到来电话关心大家的情况,心一刻都没有从我们这些弟子身上离开。

不论是大昭寺,还是布达拉宫,每处都是殊胜万分。前往布达拉宫的师兄们又是几度落泪,在大德的舍利塔前,一起跪下自受菩萨戒,殊胜发愿。

图片90.png

「THE END 此行圆满」

临行前最后的半天时光,上师仁波切带领大家继续围绕转大昭寺经堂。不知此生或来世是否还有这么好的因缘有此良机来到此处参拜发愿立誓。大家都没有太多言语,十分认真,跟着上师仁波切一圈一圈,无有疲倦。

傍晚太阳落下,拉萨的夜格外凉。

大家与上师仁波切来到大昭寺旁的餐厅眺望大昭寺,佛陀在的方向,此行拉萨朝圣之旅基本到此为止。

大家内心都特别感动,感到幸福、圆满,无法用语言表达。上师仁波切在大昭寺旁随性唱起了悦耳的道歌,声声入心,为此行划上完美的句号。

图片94.png

「信愿行,菩提心的力量」

上师仁波切总是没有太多的言语,而是身体力行示现慈悲。

不顾疲惫、晕机与高反等状况,上师仁波切一次又一次的向我们展现了菩提心的力量。

大家很难想象,以上师仁波切的身体状况,如何完成如此大强度的行走。 晚上回到酒店,上师仁波切问谁有指甲刀,弟子们才看到,因为上师仁波切脚趾嵌甲,脚早已又红又肿。弟子们看到后心痛万分,难以想象这一整天满满的行程,一圈一圈健步如飞的绕经,上师仁波切是如何坚持的。无法想象上师仁波切每一步的行走,都在忍受着怎样的疼痛。与我们这些看起来身体没什么问题和障碍的人相比,上师仁波切和香秋卓玛师兄,两位身体最不便者,反而展示出最大的能量。信心越强,心越坚定,力量也就愈发强大。没有散乱,没有烦恼,没有障碍,只有一心向佛,一心发愿立誓,一心行菩萨道。图片93.png

此次朝圣虽短暂仓促,可却是大家人生中意义最重大的一程。我们在寻求解脱的道路上,希望自己修行精进,时常欲求学习更多,更深的法要。可是经过此行,大家知道了修行的至要关键是真正的信心,信心是一切修行的根本。否则,都是空中楼阁,镜中水月。

正如上师仁波切讲到,作为佛教徒,一定要修好信心,这是我们佛教徒的任务。如果上师是“医生”,那么弟子就是需要被医治的“病人”,选择了这位“医生”做治疗,那就要做好一切准备,安心治疗,遵从遗嘱和医院规定,全然配合医生治疗才可以,不然怎么可以康复与痊愈?

同理,作为上师,要解决弟子根本的问题,对弟子一定是有要求的,而最主要的要求就是“信心”。

没有信心,上师就没有意义了,弟子皈依也没有意义了。


祈请佛法永昌盛

祈祷加持我等之相续

祈祷加持内心趋正法

祈祷加持正法趋入道

祈祷加持修法无违缘

祈祷加持修行得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