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爸,你在哪里(上)

在这里,我大概讲一下记忆中,爸爸于日常生活中为孩子们所做的那些有恩德的事情。


发自内心地想,从无始以来到达现在的漫长流转轮回中,爸爸一定不是只有今生才作为父亲养育我,在从前的无数世里,他都曾经做过我的父亲并倾其所有抚育我长大,无论在任何一世他作为爸爸对我的恩德,都与此生绝无二致。轮回中的每一世,爸爸对我的恩德都非常不可思议,更何况绵延的轮回中,父母浩瀚无垠的恩德又怎能用语言表达。


这样细细想来,也许能了知双亲恩德的沧海一粟。

微信图片_20230103154058.jpg


1. 满怀欣喜迎接小儿子的到来


关于爸爸的往事,就从我的降生开始讲起吧。


绝大多数的父亲有了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都会非常开心的。我的爸爸也与全天下的父亲一样,当我呱呱坠地,他得知自己生了一个儿子后别提有多高兴了。虽然作为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我对那天的情景没有记忆,但长大后对他当时无比欢喜的状态也能大概猜测到几分。


爸爸完全没有考虑自己有了小儿子以后,也许生活的压力会更大,会面临更多的困苦和艰难,他丝毫不会在意这些,爸爸的整颗心都因为我的到来而欣喜异常。


2. ‍为了孩子,拿回一袋特别的糌粑



爸爸经常跟我们讲述一件让他久久放不下的事情。


那个时候,我家住在比较偏僻的地方,离城市很远。有一次,爸爸骑着马去某个地方处理一些家里的事情,在回程穿行山路的时候,他看见不远处有一位修行人正在静谧的山中禅定,马越跑越近,爸爸发现原来那是一位出家师父,身边还有一小袋糌粑。爸爸后来回忆时说,他当时看见那袋糌粑,脑袋里什么都没想,立即翻身下马跑到喇嘛身旁,抓起那个小袋子就跑开了。跑了几步后爸爸回头看了看他:那位原本在禅定中的喇嘛发觉糌粑被拿走后,稍稍偏过头向后看一下便又转回头去,恢复到继续入定的状态中去了。


爸爸当时什么也没想,骑上马继续赶路。但是跑了一段时间后,爸爸心里慢慢回想刚刚发生的事,觉得那应该是一位很好的修行人,而自己却拿了他的食物。看见糌粑就拿走,完全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像条件反射一样看见食物就要把它带回家中。但这是一位非常好的喇嘛,从糌粑被拿走时他的状态就能知道那绝对不是普通人,一个人在山中修行,没有吃的该有多艰难啊。在六十年代的时候,食物对大家来说都是非常难得和珍贵的。爸爸当时非常后悔,他很紧张,内心懊恼自 己真不该这样做,真的是很不好。于是他立即骑马原路返回去找那位喇嘛,想把糌粑还给他,但赶回去的时候发现喇嘛早已不知去向,四下空无一人,在附近找他也仍不见踪影。没有办法,放在原地也不合适,爸爸只能怀揣着不安带着这袋糌粑往回走了。


2.jpg

爸爸常常会跟我们说起自己做了这么一件事。这个罪业真的是很严重,那是修行人的食物,他独自在山上没有人的地方修行,在粮食那么紧缺的年代身边仅有一小袋吃的。爸爸真的是特别后悔,因为家里孩子多,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吃了,那个时候的小孩都很容易养不活,所以只要自己出门,就总会把能不能得到什么东西记挂在心上,好带回去给孩子们吃,脑袋里就只有这样一个念头,一直绷着这样的想法。所以看到喇嘛旁边的一小袋糌粑,他完全没有多想就直接把它带走了。多年来爸爸心里一直很懊悔这件事。


爸爸是如此关心和惦记着孩子们,不曾想却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一心只想着孩子 们却做了很大的错事。他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替爸爸多供养善知识,爸爸去世以后,在未来肯定会因为这件事受影响,这的确不是一般的东西,我拿了这么好的一位修行人的食物。”每当他提起,我们都会愈加深刻理解到爸爸为孩子们 操碎了心,付出了太多的心血。父亲为了养育我们,做了各种各样的事,造了各种各样的业,非常辛苦。


虽然只是一小袋糌粑,但却是父爱的缩影。他经常跟我们说:“孩子们就是我的命,能让你们好好地活下去,我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爸爸绝不是随便讲讲,他发自内心就是这样想的,从亲身经历的各种事情就能够知道,爸爸真正把孩子们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现在社会发达了,生活条件也好很多,大部分父母为了小孩付出的,也许不在于那么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孩子也都不怎么了解爸爸有什么恩德。而爸爸在身处这么窘迫的境遇时,自己能维持下去已经很不容易了,却还是要把孩子放在心里首要的位置上。


3. 一碗汤里的父爱


讲一件我出生之前的事。


在我还没出生的六十年代,当时的社会条件远不如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很辛苦,我们家也过着非常艰难的生活。听说那个时候,爸爸为了养活全家‍‍杀了很多牛和羊,他用各种方法去尽力维持家人的生活。


那个时候,能够找到一头牛也是不容易的,爸爸他们就像狼一样,如果白天在山上或者某一个地方,发现了一头牛或者一只羊,他的眼睛就会一直盯住它,一直关注着,不让它不离开自己的视线。等到夜晚降临的时候,就立即找机会跑到那里杀掉它,之后带回家给孩子们做点吃的。煮这些食物也是要趁夜晚,因为六十年代大家都处于‍‍很饥饿的状态,如果在白天煮,别人看到会有麻烦。


那时很多小孩子们的生命都处于垂危的状态,身体因为缺乏营养而很虚弱,所以在深夜中更是会沉沉地昏睡过去。当父母在半夜处理好一切,叫孩子们起来吃肉的时候,有些小孩甚至都不容易被叫醒。这时爸爸会捞起一小块肉,把汤汁挤到孩子们的嘴里,也许是因为太饿,小孩吞了几口汁水后才慢慢苏醒过来。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生,比我年长的孩子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3.jpg

杀每一头牛每一只羊的罪业,在爸爸走了之后都要由他自己来承担。他是为我们才做了这一切,‍‍由于杀生的业果,也不知道他现在在经历什么样的痛苦。爸爸‍‍常常跟我们说:“‍‍你们长大了不容易,家里有现在这样的生活来之不易,‍‍你们要好好努力地‍‍作善断恶。”


我们藏语当中关于孩子,有“善子”和“恶子”的说法。‍‍“善子”,意思是养育这个孩子的过程中,所有吃穿用度一点罪业都不用造。而“恶子”,意思是养这个孩子,‍‍就像‍‍动物养幼子一样,要做杀、盗等很多方面的罪业。爸爸常常对我们说:“‍‍我曾想尽办法,不顾一切去做各种事情,造了特别多的罪业,才把你们从小养大,抚育‍‍成为如今这样的人,所以你们真的要作善断恶。爸爸妈妈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也会身不由己,会很难过,但是因为生活所迫,再无奈也只能去做。‍‍那时整个环境都如此,不是只有你们的爸爸妈妈才这样,所有父母为了养育孩子都要面对很多无法言说的艰辛和痛楚。”


4. 不愿意做的事,为了养活孩子也要去做


在我出生前那个粮食极度匮乏的年代,父亲为了养活孩子们,曾做过很多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多年以后,一些事情在爸爸的心中仍有挥散不去的感慨。


那些年因为食物极其短缺,不少家庭的小孩子甚至都很难活下去,他们一天天艰难地捱着,身体非常虚弱。家里几乎早已没有食物,大人们都很担心如果接下来还是没有东西吃,也许一些小孩子就挺不住了,作为父母就算想尽办法也要找到出路救孩子们的命。有一天,爸爸的好朋友过来找他商量对策,言谈间朋友提及不远处的一家帐篷外有很多酥油,如果能拿回来的话,至少可以有食物让孩子们多熬过一段时日。心急如焚的两位父亲简单商量后,决定一起去碰碰运气。


那个时候,藏区牧民无论经济条件如何都住在黑帐篷里,有酥油的那一家也是一样。爸爸的朋友提前探明了情况,那家的牛羊都散养在黑帐篷外,男主人晚上会睡在靠近牛羊群的一侧并把帐篷底边向上支开一点,以便夜晚随时用手电筒照亮外面观察牛羊的情况,而一袋袋的酥油全部堆在黑帐篷的后面。依照朋友的计划,爸爸会负责去帐篷后面偷酥油,而他自己将在帐篷侧面看住男主人,万一男主人醒过来,就用提前准备的小木棒吓唬他,否则被人发现他们偷酥油就麻烦了。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待夜幕降临。

4.jpg

两个人悄悄来到这家黑帐篷前,听到男主人打呼噜的声音很大,睡得很沉,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一些。于是二人立即分开行动,爸爸绕到帐篷后面,扛起一百多斤的酥油就跑,一直跑到不会被追上的地方才停下来等他的朋友。爸爸的朋友胆子真的很大,在主人睡觉的旁边等到确定没有人发现,才快速地跟了过来,就这样两个人在那个夜晚扛回了很多酥油。


因为有了这些酥油,孩子们都渐渐恢复了健康,两家人也很安心地过了一个春天。多年以后,爸爸和他的朋友谈论起这些往事的时候,还是会心有余悸,当时万一那个男主人醒过来,双方也许就会发生争吵,而事情闹大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两个人能够拿回来这么多酥油,也算很顺利吧。


爸爸不是一个无缘无故喜欢偷东西的人,他绝对不是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好几个孩子都快养不活了,他是绝对不会做这种事的。爸爸相信因果,但为了养育孩子们,却还是要迫不得已去做这样的事。


5. 代替茶叶的绿树叶


对于藏族人来说,藏茶是每一餐中非常重要的食物。可是在条件最艰苦的那些年里,没有茶叶可以用来煮藏茶。后来,爸爸和他的朋友们‍‍在山上找到了一种绿色的叶子,用这些树叶来当茶煮。


藏文里的“叶子茶”(ལྡུམ་ཇ།),就是指那个时候以树叶做的“茶”,是那个年代爸爸他们特别的记忆。

“叶子茶”非常难喝,如今过上了好生活,不会有人再愿意喝了,但当时藏人就只能喝这种特殊的茶。艰苦的岁月里,有很多令人难以忘却的食物,爸爸和他年轻时患难与共的朋友们,感情都很深笃,他们曾经一起喝过叶子茶,一起‍‍熬过那时的艰辛。年纪大了之后,老朋友们回忆起年轻时的种种过往,总会不禁感慨唏嘘。


食物紧缺的那些年里,本就在饥饿生死线上挣扎的父母,还要想尽办法养活家人,养活孩子们,现在想来他们那时所肩负的压力和责任远超孩子的想象。


6. 牦牛尾巴做的太阳镜


藏区的牧民总是要上山下山去干活,到了冬天,皑皑白雪盖满了山坡,阳光照在雪山上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睛,时间稍微待久一点,眼睛就会花了,甚至可能被强光刺痛刺伤,现在应该叫做雪盲症吧。


时候没有太阳镜,冬天在雪山上干活,对眼睛是很大的挑战。爸爸就剪下一撮牦牛尾巴上的毛,当作太阳镜遮住眼睛,并在脑后系好,眼睛透过尾毛的空隙向外看,以这样简陋的方法勉强遮挡雪山折射的一部分光,之后再继续干活。


爸爸每天早上去山上放牛羊,直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到家,回来之后立即把糌粑粉倒在一个小容器里,用小小的火烤,再把它放到脸旁边以热气来熏眼睛,据说这样熏对眼睛有好处。‍‍当然这不是爸爸自己想的办法,那个时候在雪山上干活的人们都是这样做,真的是要想各种方法克服生活中的很多困难。‍‍


爸爸之所以如此辛苦地做这些事情,真正说来还是为了养育孩子们。


7.  吃穿用度都留给孩子们


在我的记忆中,爸爸会时刻把每个孩子记挂在心上。如果家里得到了一些好东西,比如,好吃的食物、好看的衣料,爸爸都会立即想到哪个孩子更需要,于是他就会先把东西分给这个孩子。


我们都跟他说:“阿爸你吃吧,你穿吧。”但是爸爸舍不得自己吃,舍不得自己用。他说:“我不需要这些吃的穿的,要把它留给有需要的孩子。”


8. 给好看的孩子照相


从我出生开始,在整个童年的阶段,从来都没有剪过头发,因为他们觉得我不是一个普通人,应该是很殊胜的人,所以不敢随意剪。


记得在我五、六岁的时候,由于一直没有剪发,头发又长又浓密。大家都说我的头发非常好看,也很神奇,是一般孩子长不出来的那种,再加上小时候我长得也挺可爱的,爸爸就想带我去拍一张照片。


那个时候个人没有相机,如果要照相的话,都要专程跑去照相馆。爸爸为了给年幼的我留下一张好看的照片,特别悉心地安排行程,把我带到达日县去‍‍照相。‍‍‍‍达日县距离我们家很远,骑马过去就要七、八天,回来再要七、八天,旅途劳顿,我们两个人都‍‍非常辛苦。虽然父子二人劳累交织着幸福去照相的记忆,定格在匆匆流淌的岁月中,但这张承载着对幼子浓浓父爱的照片,现在仍保存完好,偶尔我还是会拿出来看一看。


尽管路途遥远,爸爸仍全然不顾自己要付出的巨大心力,一路呵护着我带我去照相,如此大费周章,他只是为了给儿子留下一张美好童年的照片。今时今日回望往昔,还是会不禁感慨爸爸曾对我做的那些无法想象的付出,为了儿子一件小小的事,爸爸都可以这样不知疲惫地奔波,可想而知,如果孩子遇到大事情,他更是会付出再多也在所不惜。


9. 最小的孩子不用放牛放羊


父母的疼爱,即便在很多年之后还是会让我感到温暖。


牧民的孩子都会放牛放羊,我家里的其他孩子们也都会轮流跑到山上去放牧,但是‍‍爸爸妈妈从来都没有让我放牛羊,‍‍他们舍不得让我干这种活。


10. 调皮的孩子受伤了


三姐比我大三岁,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我们两个人经常一起到草原上去玩。


有一天,我们在玩耍的时候,看到旁边有一头大牦牛在‍‍吃草,小孩子时候的‍‍我很调皮捣蛋,‍‍抓住牛尾巴不让它吃草,只要它一低头吃草,我就在后面拉一下它的尾巴,它再想吃我就再拉一下。


开始的时候,‍‍大牦牛没理我,也没有什么反应,‍‍但是我很调皮,抓了很长时间,一直不让它吃草,它一吃我就拉它尾巴。后来大牦牛可能受不了了,抬起后蹄蹬了我,一下子就踢到我的脸上了,瞬间鲜血就顺着长长的伤口流了下来,我当时就吓到了,哇哇大哭起来,被大人赶紧带回了家。


孩子受了伤,全家每个人都非常着急,爸爸更是心焦得不行,他跑到那头大牦牛的主人家去理论,责怪对方没有看管好牛,伤了他的孩子。爸爸悬着一颗忐忑担忧的心,一刻不停地想办法为我尽快安排治疗。牛的主人也非常诚心诚意地配合,他说去医院也好,用什么药也好,无论用怎样的方法治疗,他们都会愿意负责。


‍‍爸爸那个时候的状态真的是特别焦急,如果父母和孩子的生命能交换,相信爸爸百分之百会愿意的。因为在我的亲身经历中,当时我只受了这么一点点伤,他都如此心急如焚。‍‍


11. 为生活中的琐事而付出精力


牧民放牛放羊的时候,每一家都有各自划分的放牧范围,但是因为没有栅栏,有时候别人的牛羊会跑到我们家来,我们家的牛羊也会偶尔跑到对方放牧的地方去,大家都为此很操心,却也无法避免经常会因为这些事情而争执,真是特别辛苦。


为什么大人们彼此要这样吵闹呢,好好去想的话,也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是为了一家人,为了孩子们能够填饱肚子。父母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问题,琐碎而繁多,避免不了要付出很多精力。


12. 爸爸是我们人生中第一位老师


哥哥仁波切和我的第一位老师是爸爸,我们都特别感恩他。


爸爸教我们藏文,教我们识字,给我们讲《文殊礼赞》、《三十五佛忏悔文》和《普贤行愿品》等。哥哥仁波切小时候是完全买不到书的,虽然我小时候的生活条件已经好些,但跟现在还是没办法比。如今书籍很丰富,想学什么、买什么书都不困难,而在那个时候,不管家里条件怎么样,想要得到一本书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尽管条件有限,但爸爸心中仍想着教孩子们藏文,他干完活之后就抽空手写《文殊礼赞》、《三十五佛忏悔文》、《普贤行愿品》和《听闻解脱》等。大本小本的书,爸爸特别努力地手写了非常多。第二天要教我们的经文,爸爸在前一天晚上就会边背边手写好,一切妥当后就可以准备好好地教孩子们学习了。所以真正发自内心地讲,‍‍对于哥哥仁波切和我,我们能够在这一世当中‍‍有这么好的学习佛法的机会,这么好的闻思修行的状态,是‍‍来自于爸爸最开始的教育。


在小时候的教育中,爸爸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那时的生活非常困难和艰辛,但所有孩子们都不曾见过爸爸生气,他从来都没有骂过我们,也没有打过我们,‍‍绝对没有这样做过。‍‍不是我们都做得很好,不用责骂了,‍‍肯定不是这样的,而是因为他实在太喜欢、太关心他的孩子们了,自己再辛苦也从来舍不得打我们一下。


13. 我为被杀的牛羊诵经


藏区的牧民那个时候都过着比较辛苦的生活,随着四季交替要举家迁徙到更适宜生活的地方,有的时候一年会搬好几次家。搬家是牧民一年中最繁重劳累的工作,在安顿好新家后,筋疲力尽的人们迫切需要食物充饥和快速恢复体力。


在以前交通不便利的年代,住在高原特别偏远的山上或大草原里的人们是吃不到任何蔬菜的,因为那时没有公路,从外面运输进来食物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事,所以从前的藏人们主要的食物就是糌粑。而在完成搬家如此耗费体力的事情后,仅仅只有糌粑这样的粮食是不够的,在没有任何菜可以吃的条件下,爸爸他们只能杀牛或杀羊,给家人增加一些可以补充体力的东西。


爸爸是心地很善良的一个人,虽然是为家人准备食物,但爸爸在处理这些事的时候内心是快乐不起来的。在当时的条件下,实在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吃,他不得不做这样的事,但每次处理的时候,我们一家人的状态都很不愉快,因为这些被杀的动物非常可怜。在我很小的时候,几乎没有关于杀牛杀羊过程的记忆,因为我特别害怕,甚至听到“杀牛”“杀羊”这样的词都会吓坏了。所以家里每次处理这样事情的时候,妈妈或是哥哥姐姐都会把我带到其他的地方去,根本不让我知道,当时是这样的状态。


等我长大些,大概到七八岁的时候,在经历了好几次这样的事情之后,可能是上师三宝的加持,我内心觉得自己躲起来也不是办法,牛羊这么可怜,我应该念经才会对它们比较好。那个时候爸爸教了我认字和学习,我已经是一个小喇嘛了,于是每当他们杀牛杀羊的时候,我都会特别坚持和主动地跑到旁边大声念经。最开始的那段时间,我一直念六字真言或阿弥陀佛圣号,但过了不久,我想如果能为它们念更大的一部经应该会更好吧,但是那个时候我还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该念什么。


牛羊太可怜了,有一天,我跑到家里希望能够翻到一本殊胜的书帮助它们。在我小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一些书了,但也不是很多,于是我就一本一本的翻,直到翻到一本《法界宝藏论》。虽然那时我不知道这是本什么书,关于哪方面的内容也完全不了解,但当时看到封面上的书名《法界宝藏论》,就马上觉得非常感动。我把书从家中拿出来,刚好看到旁边的邻居站在附近,还是七、八岁小孩子的我,就举着那本书走过去问他是否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哪方面的书。邻居为我解释,他说佛教密宗有九乘,这是关于九乘里最高乘的书。小时候的我根本不懂什么是九乘,什么叫密宗,他所解释的九乘里的最高一乘,我更不懂那是什么意思,听他说完我都懵了。过了几日,有一天天气很好,爸爸脱下上衣在外面晒太阳,我抱着那本书走过去问爸爸:“阿爸,这是什么书?‍‍” 爸爸看了一看说:“这是《法界宝藏论》。”我接着问:“那你杀羊杀牛的时候,我念这部经会对它们有用吗?”爸爸听完笑着说:“不知道,‍‍你问那么多,我怎么知道。”后来他就没有继续往下说了,也没有具体说行不行。


刚看到那本书的时候,我没有传承,什么也没有,但是每当家里杀牛杀羊的时候,我都会捧着《法界宝藏论》过去念,念得很慢,不像现在大概四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念完,那个时候好像要花一整个上午不停念诵爸爸为了这个家,为了养活我们这几个孩子造了很多罪业,杀牛杀羊的这些过往,在我心中的印象都很深刻。


14. 爸爸为孩子而骄傲


长大后我就出家了,被认定为是色达某一位上师的转世。爸爸听到我被认定为活佛,他非常高兴,非常欢喜,好像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在他的生命里发生了,心中感到非常荣幸。


爸爸觉得自己的孩子好就等于他好,在自己的人生当中,孩子被认定为活佛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他日日夜夜都沉浸在高兴的情绪中,甚至到了深夜一两点,一家人都休息的时候,他还会忍不住兴奋地再提起,真的是超级高兴。‍‍‍‍


 -=未完待续=-

当前文本下载
  • 文本下载
  • 名称
  • 格式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