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离四贪》第四讲 若有执着非正见(下)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菩萨!

顶礼大恩传承上师!

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空性的见解

今天要讲的是《萨迦离四贪》第四句:“若有执着非正见”。这句颂词讲的是特别具体的修法,也特别重要、特别关键,叫做空性的见解。空性的见解,讲得再细一点、再广一点的话,可以讲中观的见解,大手印、大圆满的见解等高级的法。

从世俗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发自内心地认为,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特别完整、非常真实的存在。我们根本就感觉不到它们实际上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是对一切都有着非常强烈的执着。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相信那种根深蒂固的存在感。我们认为眼耳鼻舌身带来的所有感受、所有的现象都是非常真实、存在的,所以我们没有办法不执着。我们现在是这样的状态。

但是,《萨迦离四贪》第四句一语道破:一切完全都是不存在的。只是从我们的角度看,我们觉得它存在而已。实际上一切都是特别虚幻的,没有一个是真实存在的。

那大家会想,这一切怎么可能都不存在呢?不存在怎么会出现呢?时时刻刻,我的眼睛看得到、耳朵听得到、手也摸得到,怎么可能不存在?所以我不相信,肯定是存在的。既然存在,我肯定就会想抓住,就会有执着,执着的结果就是痛苦或者快乐。因为我们坚信,一切都真实存在,所以我们认为总会有办法追求,能够得到幸福。实际上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的是远离痛苦、获得幸福,这是天下所有众生的共同目标。每个众生从自己的角度看,都觉得自己的世界、物质、外境是真实存在的。所以,都相信只要依靠自己去努力追求,就肯定能得到幸福。有将一切都信以为真的概念,就会想尽办法去追求幸福。不仅人类如此,动物也如此,全都在想尽各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得到绝对的幸福。但是,日日夜夜地辛苦和不断的造作各种事情,最终都无法让我们得到幸福。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也找不到能够真正幸福的具体方法。

梦境.jpg

佛陀传法时说,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所以不要执着。越执着就越痛苦。所有痛苦的根源都是执着。如果你能断除执着,痛苦就消失了。如果不断除执着,痛苦也就无法断除。那如何才能不执着呢?当你认识到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你了解了这个真相之后,就不再执着了。因为不了解,信以为真,所以才会特别执着,才会痛苦。所以,这里讲的核心要义是“不要执着”。 

以梦来做比喻,我们梦里的所有外境和在梦里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如果从梦里的角度来看,梦境里的一切肯定是存在的,非常真实。做梦时所有快乐或者痛苦的感受肯定也是存在的。什么时候它就不存在了呢?从梦里醒过来的时候。醒来知道刚才是在做梦,因为我知道梦是假的,梦是虚幻不存在的,所以一旦醒过来梦里所有的一切就消失了。 

佛陀、上师都会特别强调,一定要认识一下你的梦。你的梦是什么样,你在白天看到的所有现象、遇到的所有事情也是同样的情况。如果把我们做梦的时间拉得很长,长到一整天,甚至长到一生,那么这场梦就变成了像现实一样。因为做梦的时间很短,不会这么长,所以我们才会知道那是梦。当做梦的时间很长的时候,梦境就变成了一个世界,变成了轮回。其实我们日常感受到的所有现象,跟梦没有什么差别,为什么我们觉得这些都是真实存在,完全可以依靠的呢?就是因为这个梦境时间很长的关系。白天醒着和晚上做梦,现实和梦,两者只有时间长短的差别,其实没有什么其它的差别,全都是不存在的,全部是感受。当我们以为它很真实,以为完全可以抓住这个感受,对感受非常执着的时候,我们当然就会产生痛苦、快乐。实际上,一切都完全不存在。 

再以电影为例。看电影时,我们感觉电影里面出现的所有现象和现实一模一样。很多人因情节起伏而牵动自己的喜怒哀乐。电影里面出现的所有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吗?完全都不存在,仅仅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而已。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内心会产生害怕、幸福、好笑、伤心等各种各样的感受。这些感受、电影里面的所有外境和所有事情,都是我们心里创造的。最后电影看完,除了我们的心以外,什么也没有。 

我们可能会觉得很奇怪,怎么可能一切都不存在呢?山河大地,所有外境,整个地球,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众生,这些跟我没有关系,我只是芸芸众生之一,这些怎么可能全都是我心里创造出来的,由我心里产生、出现的呢?现在我们无法理解、体会到这个问题。

再举个例子。假设我们一整天都没有喝到水,感到特别渴,然后在口干舌燥的感受当中睡着了。之后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也很口渴,刚准备喝水时,有几个人把水抢走了,结果我没喝到。这时我突然醒了过来,那梦里发生的事情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醒过来以后,我知道这是我的梦而已,不存在,但是刚才做梦的时候,我能意识到它不存在吗?做梦的时候我是不知道的。醒来之后,我对这个梦的来源很好解释,就是因为我有很口渴的感觉,在这种感觉当中睡着了,所以我会梦到即将喝到水时,水被人抢走了,结果梦里也没有喝到水。对于梦里出现的一切,只有我从梦里醒来以后才会知道,我可以不用理会,完全不用在意,只是一个梦而已。当我们心里一旦知道可以不用在意的时候,所有的事情就直接从这里消失了。醒来我们才会认识到,这个梦完全不存在,从来没有出现也没有发生过有人抢水的事情;也知道是由于我心里特别想喝水,才会做这个梦,这个梦境是我的心创造的,除了我的心以外,外境上绝对没有发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假如梦见父母、孩子、家人死了,我们内心觉得非常痛苦。比如一个没有孩子的女人,非常渴望有子女,有一天她做梦,梦到自己有孩子了,喜出望外。 但是在梦里,她的孩子突然生病,无药可救,最后孩子死了。在梦中她作为妈妈,经历了从有了孩子,到孩子生病,直到最后死去的整个过程,她在一个短短的梦境当中感受到了欣喜若狂,也体会到无比真实的痛苦。当她从这个梦里醒来,自己心里也明白,因为她一直有很希望有孩子的念头,才会经历这样的一个梦。她从梦中醒过来,意识到这一切在现实里都不存在,这些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她就既不用高兴也不用伤心了,所以就可以不执着了。

我们了解了梦,当从梦里醒过来,知道一切只是一场梦,梦里所有的执着,也就随之消失了。认识到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梦如幻。这就是断除痛苦、让痛苦消失的具体方法,简单来说,这就叫做空性的见解。 

世俗人和修行人解决和断除痛苦的具体方法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世俗人不懂这个道理,所以不管面对什么,都会觉得是真实存在的,不可能不存在。因为不太容易理解一切都是无常的、变化的、虚幻的、不存在的状态,将所有出现的现象视为实有。世俗人如此理解,是不可能不执着的,肯定会有执着。《萨迦离四贪》告诉我们,佛教修行人,尤其是能深刻体会到空性见解的人,不要执着。为什么不执着呢?因为它不存在。所有的痛苦从哪里出现?就是因为有执着,才会产生痛苦。只有学会断除执着的方法,才能断除痛苦。比如说,梦里所有的事情和痛苦怎样才能解决?一定是要从梦里醒过来才可以解决。不醒过来,梦还是会继续下去。醒了,梦就是梦,我们就可以不在乎了。

实修空性的方法很多,我们一步一步地具体实修后,内心慢慢就会有感受了。当内心有了体会以后,谁提出质疑都不算数了,因为我亲身感受到了。如果父母、朋友说不是,你不要想不存在,肯定是存在的,你不要乱想。那也没有用,因为他们不懂。而我已经知道一切不存在以及为什么不存在,这时候谁再劝我都没有用。当自己没有体会的时候,有人告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也没有用,我没有体会,你说不存在,我怎么知道呢?怎么会不存在呢?你说的话很奇怪。或者我表面上认同噢,是吗?应该是这样吧。但是内心还是固执地认为,肯定是存在的,所以我当然应该执着,于是继续对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执着不放。

所谓执着是什么?就是特别在意。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在意了,什么时候就不执着了,痛苦也就都没有了。比如说,对新买的电脑、手机、手表等等,我会感觉特别在意,特别执着。如果这个东西突然不见了、摔坏了、发生什么问题了,我内心会觉得,这本来是我特别需要的,内心感觉太可惜了,非常舍不得,心里也会觉得很痛苦。这是因为当初的概念还没有消失,心里紧紧地想抓住它,这就是执着。慢慢地,当我用了很长时间,感觉就会变化。比如说第一年手机是新款,我觉得很喜欢,但是慢慢地很多人都在用,然后又推出新款了,那我用这个手机就不会像当初那样在意了,有一天丢了、摔坏了,也觉得没有关系,正好换个新的,这叫做贪念带来的执着。

作为修行人,从佛法的角度,应该控制我们的执着,要逐渐解决内心所有执着的状态。就像前面我们讲的出离心和菩提心一样,也要对执着一步一步地改变。如果执着不改变,没有得到控制,痛苦就无法得到解决,具体的修行也会遇到障碍。

世间人一直执着,追逐一个又一个目标,始终持续这种状态。但是佛法、修行不是这样,干脆把痛苦的根源解决掉,这样就不再产生任何痛苦,痛苦可以完全不存在了。我们一定要学会、体会到让痛苦不存在的具体方法,这叫做空性的见解。

比如说,解决蚊虫叮咬的问题,世间人想的办法是什么呢?皮肤痒的时候就去抓,抓过后,当时有所缓解,但是很快就没有用了,还是会觉得痒,于是再去抓……这样反复抓挠,最后的结果是皮肤挠破、流血,问题越来越严重,只得再继续找其他各种方法继续去解决。而修行人解决痛苦、断除痛苦的具体方法就是把执着解决掉。就如在蚊子咬到我之前就预防,这样皮肤彻底不会产生问题,也就不用重复抓,更不会出现皮破血流的问题。这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彩虹.jpg断除执着的具体方法

世界上所有凡夫都在不断攀比、追求、努力奋斗,日日夜夜不得安宁。这么多问题全部是执着造成的。所以我们不能执着,这特别重要。怎样才能没有执着呢?我们要学会具体不执着的方法,否则,我们光说不能执着,但是消除不了执着,执着是根深蒂固、自然而然的。我希望没有执着,但它还是存在。彻底断除执着的具体的修法是什么呢?

第一,我们要认识无常,所有万事万物全都是无常的。一切本来就都是无常的,但是我不懂自然的规律,我不喜欢无常,不想有变化,我希望维持不变。根本不存在恒常不变的状态,而我非得希望常有常在,这两者会不会冲突?肯定是冲突的。自己的愿望跟自然规律发生冲突的时候,这就叫做痛苦。所以,首先要懂得道理,理解、明白无常的自然规律到底是什么。我们一定要学会一切都是无常的,这非常重要。

第二,是要了解一切完全都是虚幻无实的假象。就像空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色彩缤纷,但实际上并不存在,无法依靠,是无常的。它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现象,实际并不存在。如果我知道了、深深地体会到,彩虹完全是虚幻、不存在的假象,那我就没有执着了。它是假的,有什么好执着的呢?它是虚幻的,有什么可执着的呢?只要我有办法体会到、知道了这个真相,那我就有办法可以不执着了。这就是断除执着的唯一方法。

具体实修证悟空性,首先要在学习佛法的道路上,自己要慢慢养成习惯,具足正知正念,学会知足少欲,这是特别重要的。知足少欲是不是意味着我一定要苦行?是不是我非得特别贫穷,不赚钱、不工作,什么都不做?反正一切都是空的、假的、无常的,是不是什么事都不要处理了?肯定不是。有任何的执着,实际上都是没有修好空性的见解。比如说,我既不工作又不赚钱,自认为完全是修行的状态,这样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很厉害,特别在意、很执着地刻意想维持这个状态。这是对好的方面产生执着,同样会障碍对空性的体会。

好的方面或不好的方面,无论是对哪一个方面产生执着,同样都体会不了空性的见解。如果我非常有钱,物质生活富足,我对这个状态很在意、很执着,体会不了空性的见解。如果我刻意保持穷困、简陋、单调的生活,很执着这个状态的话,也体会不了空性的见解。因为执着,我可能会由此生起傲慢和嫉妒。表面上看起来是修行人的样子,一个人在山洞闭关了很长时间。有没有体会到空性的见解,还是要看内心有没有执着,一直在山洞中修行,心不离执着,一样体会不到空性的见解。所以,我们要不住两边,选择中道。

我们要不离开上师、善知识的窍诀,如理如法地次第修行。要相信因果、相信前世来世,从出离心和菩提心开始一步一步修起,继而接受灌顶,不离开上师,这样具体而有层次的修行,最后定能修行圆满、成就佛果。

以上是《萨迦离四贪》第四个部分简单的讲解。

2020年,大家要抽出时间实修阿弥陀佛,实修往生极乐世界。实修阿弥陀佛、实修往生极乐世界的四个因都非常重要,不修太可惜了。这个法加持力很大,修起来又很快,所有的传承上师们都特别重视这个修行,所以我们跟传承上师们一样,也要进一步地努力学习,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我把大恩上师白玛格桑法王所写的简短的祈祷阿弥陀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极乐愿文》的传承传给大家。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内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当前文本下载
名称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