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和痛苦的恩赐
顶礼大恩上师白玛晋美郎嘉!
感恩上师三宝的加持,这些年经历的顺境或困难,都转化成了修行路上的滋养。
Part 1
成为母亲
感恩身边的亲人们,从未给过我任何形式的压力,是不是要养育孩子,他们从未让我从外部感受到压力。在有小孩之前,成为一个母亲,只是我基于个人成长和体验人生之旅的一个期待,直到真正成为一位母亲,才逐步意识到,从这段彼此相伴的亲子关系里我到底收获了什么。
当妈妈是一份多么辛苦的工作,语言文字都很苍白,无法细述。但当被一个生命无条件信赖和爱着的时候,所有的艰辛都变得可以克服。
自认不是一个有担当的人,可是,当孩子把你视作她的全世界,无条件给与信任和爱,作为母亲我必须勇敢承担,不能辜负。于是孩子变成了我修行路上最好的对境,她全然的信任、她那么的弱小,让我警醒,母亲与幼子之间这种天然的强弱势力悬殊,会导致母亲的一切言行其实都是在构筑孩子的世界。
父母在孩子的世界里有天然的权力优势,如果我们对孩子生气,有无数种惩罚她的方法。我们会说“如果你不听话,就不给吃糖、不让看动画片、不许下楼玩……”。而孩子对我们生气,最多会说一句“我不跟你玩了”。而事实上更多的时候,孩子可能都无法分辨自己是不是生气了,她只是觉得难受了,她需要被迫去忍耐,因为她生活的准则都是父母划定的。
于是在跟孩子的相处中,我开始训练自己多观察自己的情绪和动机。自己内心充满烦恼的时候,怎样跟孩子有效沟通,而不宣泄情绪。自己面对压力的时候,鼓励自己多一点勇气,顶住压力,不倾泻到孩子身上。尝试更多换位思考,给与更多理解,而不是粗暴的评价。
在跟孩子的相处中,每当感觉到自己在生气,都会先自我检查一下,是因为什么生气,找到生气或是不满的原因,梳理清楚之后,再张嘴跟孩子说话,建立沟通而不是发泄情绪。每当面对周遭环境,感受到压力的时候,我也会先消化自己的压力,再判断是不是要孩子服从成人世界的标准和压力。如果不是,那作为妈妈要勇敢扛起周遭的质疑和评判,给与孩子支持,尊重孩子的意愿。
跟孩子朝夕相处的两年,日渐训练出了一双眼睛,时刻观察自己,保持自觉。本以为是在陪伴孩子成长,其实收获更大成长的是自己。努力训练自己扮演一个人格稳定、温柔坚定的妈妈角色的同时,慢慢变成了习惯,在扮演其他角色的时候也渐渐带上了这双审视的眼睛。看着自己,看情绪的变化,看念头后面的动机。仔细找到念头的由来,看自己的言行到底是什么样念头控制的结果。为什么要这样说话,这句话是为了显示我的优越感么?还是为了宣泄我的不满?跟他人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达成沟通,努力理解?还是表达主观评判,装点自己的执着和傲慢?或者有不满、愤怒了,有压力了,看到情绪,告诫自己不被情绪控制,静下来,拆解掉。通过这双眼睛,就逐渐能分辨和觉察到自己的烦恼,以及烦恼的由来,找到止息烦恼的方法,减少对他人的伤害。
日常生活中用上师传授的方法去实践,上师讲“入座的时候要心看心”,虽然不能全然领会“心看心”的深层含义,但就自己能理解的部分,努力的去实践。看这个念头是怎么生起的,这个烦恼是从哪儿来的。这个回溯的过程,是非常有用的训练,烦恼在被看清的同时几乎就能止息,或者能获得开解烦恼的方法,逐渐也就能看见他人的烦恼,理解他人。
Part 2
我一定是得抑郁症了~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抑郁的情绪已经至少伴随了我半年。虽然前年做心理状态测试的时候,我还保持在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里,但,真的一切都是变化的。
去年年中的三个月加重了,持续地心情低落,太久没有快乐和放松的体验,几乎都要忘记那是一种什么感受了。一件小小的事情,会在心里盘桓很久,负面的情绪和感受完全无法消化,感觉半年流了半生的眼泪。强烈的无力感,用尽全力也无法解决,对自己、对环境都异常绝望。很庆幸我很快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警觉和求助。当然这一切也源于身边朋友曾经的经历,还好有他们,我才对自己有观察和觉知,没有等到情况变更糟。
更幸运的是我微弱的求助有被听到,且找对了求助的人。很快,面对这件事情,我开始服药,积极接受治疗。因为有所依靠,斗争的过程并没有很惨烈,但由衷的感谢所有的经历,让我理解了更多。
确实有很多的客观原因导致了我压力的增加,长期睡眠不足,一直在处理复杂的事情,纠缠在复杂的家庭关系里。但真正击垮我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持续被忽视,得不到理解和支持。无处释放的紧张、疲惫,深陷日常沟通中的壁垒,无力应对,同时需求又一直被忽视,感觉没有得到理解和足够的尊重,一直在努力压抑、忍耐和调试自己的不满。
陪孩子的这几年,学习育儿知识的同时也会观察和思考人的成长。我开始寻找痛苦的来源,反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的信任和安全感,是从哭喊得到回应,需求得到满足开始的。当一个人的需求长期被漠视,表达、选择得不到尊重,是无法建立信任,获得平静的。如果在亲密关系里,都得不到尊重,无法建立信任,才是绝望的根源吧。
为什么情感上相互依恋、生活中朝夕相处的亲人之间会充斥着“不尊重和伤害”呢?
因为“我”,“我”对亲密关系中的他人有“我”所预设的期待,但没有跟他人同步到这个期待而产生的失望;“我”在家庭生活中的需求,被主动或被动忽略而产生的愤怒,主动就是我认为重要的,别人认为不重要,被动就是“我”自己压抑掉的,别人压根就没有接收到的需求。
如果不是身边有朋友长年跟抑郁症、躁狂症做斗争,我不会这么早意识到,并开始主动干预。这个朋友的存在于我真是极珍贵的,因为短暂的陪伴过她痛苦的日子,所以可以相信我的求助会被她看到,被她理解,不会遭到质疑、否定,带来更多的伤害。我特别害怕把求助的手伸错了地方,因为看惯了世人的相处,即使是至亲家人,也往往带来的是伤害而不是帮助。
每个人都会本能的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以自己的角度和经验去评判,要么是指责、否定,要么是讲大道理给方法论,可抑郁症的患者就像是个快要被淹死的人啊,他需要的是直接伸手拉一把,而不是有人告诉他,你这样游泳姿势不对,要换个姿势。也许只有真经历过的人,才能理解那是漫长的窒息般的体验。
当事情发生到了我的身上,负面压抑状态带来的失眠,每天没有能量但也要强撑着应对一切,吃药之后恍惚和麻木的大脑,不听使唤的身体,虽然我的程度不及朋友的十分或是百分之一,但还好我体会到了一些。想为我曾倾听的太少道歉,为陪伴的太少道歉,为做过的太少道歉,为让她一个人去面对那一切道歉。
为什么会对一个星期见五天的朋友所经受的痛苦视而不见呢?
因为“我”,在“我”的主观认知的局限下,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如果不是因为短暂体会到了抑郁的痛苦,我都不会认真去思考她为什么会低沉、会慢半拍、会愤怒,更谈不上理解。
如果不是有上师三宝的加持,没有踏上学佛的道路,这个充满了烦恼的、认知极其局限的“我”不仅是会对他人经历的漠不关心,而是连自己的烦恼也看不清,困在被自己认知划定的囚笼里,无法逃脱。
理解她的同时,我对佛法的体会也在加深,对破我执、对菩提心都有了新的理解。每一个人都是被“我”禁锢起来的,对“我”以及由“我”所产生的执着,都是在作茧自缚、画地为牢。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烦恼,并能通过自他交换去理解其他的众生,通过修持菩提心,打破“我”与外境的高墙,与外境建立联系,用开放的态度去理解外境。而理解才能让心调柔,才能停止对抗,才能从痛苦中获得解脱。
人与人之间的这些高墙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每个人都是因缘和合、业力作用的结果,出生的家庭、生活学习的环境,每个人的经历和体验都不同,同时每个人又都活在自己的既有经验里,对他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判断都来自于自己过往的知识结构,时代潮流等共业的影响。立足于这个有限认知范围,所做出的判断难免会有失偏颇。
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同时也接受他人同样是有局限的。认识到自己存在局限,就不会固执于“我认为”,不会凡事都一定坚持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不会以自己的判断作为“对错”的标准,不会因为没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处理事情而心生烦恼,或是因为他人不符合自己的标准,而去评价伤害他人。接受他人是有局限的,就不会过分苛责他人,不会因为他人的言行与自己相左而生烦恼,自己与外境的相处就有可能会变得更包容、更得体。
我抑郁的情况变严重之后,常常会反省在亲密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发现即使是自认为最亲密可靠的家人关系中,日常以为的“沟通”绝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是无效的。因为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往往根本“听不见”别人传达的信息。这个“听不见”是指要么很多内容被直接忽略了,要么句意没有被理解,或是因为自己的主观臆断误解了,要么因为自己的傲慢造成错误的评判。
努力放下对自己既有经验的执着,不以“我认为”“我的经验”“我的判断”为标准,从倾听、理解日常相处的人开始,听懂他人的话,理解他人的痛苦,满足他人的需求,从对抗和各执一词中解脱出来,没准儿就会是实修菩提心中前进的一小步。
Part 3
菩提万事
成为全职妈妈的这些年,师兄们在上师的领导下,开创了很多新的事业。掉队几年的我,一直只是个享受师兄们服务的跟随者,几乎不怎么贡献力量。通知说去师兄家共修,就乖乖去,去五台山就听安排,说去道场听课就踩点儿到,事情结束立马就转身走人。一面嘴上说着随喜赞叹,一面不走心的扮演者事不关己的角色,心里还隐隐觉得自己事情少、没怨言、配合度高。
直到遭遇去年6、7月的工作小变动,因缘聚合,在上师的不断鼓励下才开始走进“菩提万事”这个团队。虽然也不免需要面临内心和周遭环境的各种质疑和噪音,但记着上师的耳提面命,“如何找到中道去平衡好生活、工作和修行;如何以开放的心态和服务的精神去做事,如何不要空喊口号要利益众生,但却连金刚上师的弘法事业都不承担,连对身边的金刚师兄都不愿提供支持。”
是呢,同为弟子怎么好意思一直享受师兄们的服务,自己不做任何努力?于是记着上师的教诲,让自己调柔地融入进来,从零开始。一年光景,虽然只是跟部分师兄高频相处,但从这个相处、共事中,才将“金刚师兄”这个空洞遥远的词变得具象丰满起来。这群人,是我世出世间法中最可以信赖依靠的所在,是生生世世修行路上的助伴,是生死与共永不放弃的道友,是上师之外最可托付一切的人。
刚开始加入“菩提万事”,只是把这理解成是一个弘法利生的事业,但偶尔会困扰于自己的弱小和无力,困扰于利益到众生的具体数量太少,困扰于做的事情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慢慢地,逐步感受到“菩提万事”是一根线,将我们这些背景、认知各不相同的人串起来,不断磨合,彼此理解,相互支持。而这根线,必然会串起更多的人,利益到更多的众生。
跟师兄们的相处,一起去完成一件件很具体、很琐碎的事情,不断碰撞、沟通,交流想法。大家都逐渐认识到各自的局限,训练自己开放、理解,克制评判,给与鼓励和欣赏。放下对对错、赞美和损毁的执着,贡献自己的力量,接受其他师兄的补足,渐渐体会到心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团队所爆发出的远远大于个人的能量。
参与菩提万事的这一年,让我把眼光更实实在在的落回自己,落回身边的每一个人,开始有一点点理解为什么上师的心里可以装下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我也慢慢将身边的人一个个都装进了心里,从而收获了修行路上从未有过的笃定踏实。
写在最后
感恩上师三宝的加持,感恩大恩上师的教诲,感恩痛苦,感恩每一位师兄~
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动荡、痛苦的2020年,三宝佛给与的智慧,上师在我们心中种下的种子,让我们能更坦然面对无常,更有智慧地保持内心的平静,更少的痛苦,更多的成长。
2020.11.27 魂星日
下载
名称 | 下载 |
---|